建筑技术发展的一般过程、规律与模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499586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从社会发展史来看,还是从经济发展史和建筑发展史来看,建筑技术之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从近二十年的建筑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建筑的材料、设计和施工还没有摆脱自然材料和手工业的束缚,建筑业被认为是采用新技术很落后的行业。一些研究者认为,建筑技术创新存在着“沟壑”。因此,建筑技术发展的现实需要人们去研究建筑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和内在的机理。但是,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人们对建筑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及相关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比较散乱,没有系统总结和分析建筑技术发展的特殊规律性。 为此,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建筑技术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各阶段的自然属性进化和社会属性作用规律,研究建筑技术纵向深化(研发、要素更新和内在结构优化、标准、成熟度)和横向发展(创新、扩散和替代)的过程和模型。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 (1)分析建筑技术生命周期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建筑技术生命周期模型,并据此探讨建筑技术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的过程规律,从而构建建筑技术发展的基本过程模型。建筑技术标准对建筑技术发展的作用及社会属性对建筑技术的促进与推动也是这里研究的问题。 (2)分析建筑技术研发与建筑技术发展的关系及建筑技术研发现状,探讨建筑技术研发投入与建筑技术成果之间的关系、建筑业企业R&D投资动力和政府建筑技术R&D的政策对建筑技术发展的影响等问题,并构建建筑技术R&D分类框架体系。 (3)分析建筑技术创新过程和扩散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构造体现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建筑产品设计创新、施工工艺创新和建筑材料/设备创新相互作用的建筑技术创新过程体系模型和建筑技术持续创新过程模型,建立建筑技术扩散系统模型。 (4)分析建筑技术扩散的空间构成,建立建筑技术市场域空间、企业质量空间和地理域元空间的结构模型;分析空间结构对建筑技术扩散的影响规律和各类建筑技术空间扩散效应特征,探讨适合描述建筑产品设计创新、施工工艺创新和建筑材料/设备创新等空间扩散过程的模型。 (5)分析建筑产品设计、施工工艺和建筑材料/设备等各类建筑技术随时间的扩散与新旧技术之间的替代过程及组织采用新技术的决策过程,讨论相适应的过程模型。政府作为一个更高级的组织对建筑技术扩散的作用规律也是需要分析的问题,同时还需要研究政府所关注的建筑技术体系扩散过程和替代过程模型。 (6)提出技术成熟度应该是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技术性能方面,还包括技术的市场适应性和社会合适性,并进一步建立各类建筑技术成熟度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所适用的评价方法与适用的成熟度预测模型。 本文对建筑技术发展一般规律的系统分析与总结,在国内外研究中尚属首次,并弥补了目前对建筑技术创新过程和扩散过程特殊机理方面的研究不足,填补了对建筑技术在空间扩散、时间扩散和替代过程及建筑技术成熟度研究上的空白。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建筑科技人员把握现代建筑科技发展特点,寻求新的科学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路径,为政府制定建筑技术发展政策和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为企业进行建筑技术研发、技术创新和技术选择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法。
其他文献
军事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其中无线通信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军事无线通信的干扰和抗干扰技术,无论是机型还是设备性能,都
近几年来自主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自主移动机器人具有一定的智能和判断能力。目前,移动机器人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各个行业。这些应用对移动机器人的自主运动能力
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持续快速发展背景影响下,很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数据数量也在持续的增多,这也使得数据库规模也有所提升,因此,怎样在当前数量繁多的数据中找到可
目前,关于无功功率的定义尚无统一的定论,对于无功功率检测的理论基础还停留在传统的无功功率定义下。因此,在电网谐波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迫切需要一个较为合理的无功定义和无功检测方法。电力电子器件的广泛使用,使得电力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同时三相不对称性也日益严重,这对三相无功功率的补偿方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无功补偿装置由调相机、串联(或并联)电容、电感补偿,发展到静止
本文针对数字通信系统中位同步时钟提取的改进设计做出了进一步探究,详细分析了微分鉴相器模块、双向时钟源模块、控制模块、分频模块,对于数字通信系统的同步性能有更高保障
当前阶段5G网络已经逐渐进入实质建设阶段,国内也开始了部分城市的试验网建设.5G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想部署大规模的独立5G网络,必将存在投资成本巨大以及站址资
二轮小车倒立摆的避障问题要求其在控制摆杆稳定的同时躲避障碍物,且在水平地面上自由行走。因此,对控制的时效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基于二轮小车倒立摆对实时性的特殊
[摘 要]教师在问题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情景创设等问题上存在的认识误区,会大大降低教学效率。因此,教师提高对教学误区的认识,对进行有效、有益的教学活动大有裨益。  [关键词]教学效率;教学误区;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4-0035-03  [作者简介]许旭芳(1975—),女,广西南宁人,本科,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