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借鉴人类学、社会学“深描”方法的基础上,以杨村“8.19”事件为个案,利用“过程—事件”分析法对杨村的两个村庄械斗过程进行了传播学考察。在田野调查基础上,考察了村庄械斗前后基层政府干部、村庄意见领袖的说服行为,认为在集体行动过程中,影响村庄意见领袖说服效果的诸因素,大致包括:情感和恐惧诉求、信源可信度及煽动性、受众认知程度、群体规范影响、利益驱动、抵制反宣传等;而政府的说服行为一般采取情境建构和情境逼迫的方式进行,影响其效果的因素包括传播行为的连续性及其心理暗示等。
本文通过对意见领袖以及政府说服传播情况的深入考察,认为农村集体行动中的说服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其中涉及到传者、受众、传播情境以及传播手段等诸因素影响。说服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传者和受众在具体情境中不断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同时又受到“多重情境叠加”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受众对说服者信息的接受和评价以及对村庄的情感认知程度是真正制约说服效果的关键因素。政府对于相对封闭的乡村社会来说,应该成为一个“第三者”或是“中立者”,在集体纠纷处理中是否公正、客观,将为后面的说服行为带来诸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