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细电解高效钻铣削加工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m_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产品的微型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趋势明显,尤其表现在微机电系统(MEMS)领域。MEMS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促使微小零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微小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方法已成为多国学者的研究热点。微细电解加工方法,在理论上可达纳米级加工精度,且加工表面质量好;不受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限制,导电材料均可加工;正常加工条件下,阴极无损耗,可重复利用。由于上述诸多优点,微细电解加工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微细加工方法。本文利用高速旋转的微螺旋电极进行微细电解加工,并对此加工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及一系列钻削、铣削加工试验,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首先,对电解加工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微细电解加工要求,搭建了微细电解加工试验平台;并基于高频脉冲电解加工特点,建立了电解钻削和铣削加工精度的控制模型;同时,仿真分析了高速旋转的螺旋电极,对加工电解液的影响;提出采用高速旋转螺旋电极和高频脉冲电源进行电解加工,可以提高加工效率、提高钻削加工精度及减小孔锥度;并通过微细电解加工试验得到加工精度、孔锥度和最大可进给速度随电极转速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2、基于电解加工理论以及旋转作用对加工电场、流场的影响分析,提出一种加工高回转精度均匀柱状电极的方法,并基于理论和试验分析建立了电极形状以及直径的控制模型,通过模型指导加工得到了直径100μm左右,同轴度误差小于lμm的均匀柱状电极。并在柱状电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旋转作用对扩散层离子的影响,提出初步制备微螺旋电极的方法,最后成功加工得到微螺旋电极。3、利用试验平台进行微细电解钻削加工的系列试验,研究了主要加工参数如加工电压、脉冲宽度、脉冲周期、进给速度,对加工精度和加工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工精度随着加工电压、脉冲宽度的增大而降低,且在较大的参数下,会在孔口附近出现严重的杂散腐蚀,在较小的参数下,会在加工完成前出现短路现象,而降低加工稳定性;加工精度随着脉冲周期的增大而增大,在周期较小时,会在孔口附近出现较严重的杂散腐蚀,在周期较大时,易出现短路现象;加工精度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在过大的进给速度下易出现短路,而影响加工稳定性。最后,在优化加工参数下,成功加工得到一致性好,近乎无锥度的阵列孔。4、利用试验平台进行微细电解铣削加工的系列试验,研究了主要的加工参数如加工电压、脉冲宽度、脉冲周期、进给速度,对加工精度和加工稳定性的影响,各参数对槽宽的影响规律与钻削加工时基本类似。最后,在优化加工参数下,成功加工得到系列质量较好的直线、曲线以及复杂封闭曲线微图形结构。
其他文献
首次用硬脂酸法制备了Fe2O3-SiO2混合氧化物,经浸渍H2SO4后再焙烧得SO2-4/Fe2O3-SiO2固体酸催化剂.用TEM,XRD,N2吸附/脱附和TG-DT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制得的Fe2O3
以杭州城区为例,基于Landsat8数据完成土地利用分类和地表温度反演,并利用Fragstats软件完成景观格局分析,实现了城市地表温度与绿地景观格局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典型地物
目的研究具有母系遗传性特点的原发性高血压中国大家系临床与遗传学特点。方法对入选的18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线粒体DNA测序分析,发现线粒体DNA点突变,对其进行家系随访,收
部分重金属离子以及含硫的小分子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它们在体内代谢失衡时则会引起机体的功能紊乱。它们在制造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环境中的重金属以及硫污染,这些污染物难以被降解,会随着食物链聚集在生物体内,威胁到生物体的生命健康。因此,亟需建立这些人体重要小分子的高效检测方法。多肽荧光生物传感器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水溶性佳、灵敏度高等优点,在生物体内小分子的
目的 探讨分析我国老年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 以“药物性肝损”或“药物性肝病”和“老年”为检索词,检索中文数据库,提取符合标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够促进课堂上师生对话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小学高学段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提问这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推动学生进步。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从提问次数、问题类型、提问对象、问题表述、提问时机这五个维度入手,从教师层面出发,对郑州市XX小学高学段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进行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