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搭接技术和线槽对线缆的电磁防护都是工程应用中常见的两种电磁兼容保护措施。电气设备和线缆经常受到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进行射频隔离是一种减小电磁干扰的基本方法。电磁隔离通常采用屏蔽、滤波、接地或搭接等技术来具体地实现。事实证明,一个设备或分系统在工作中出现故障,多半是由于没有能够实施良好的搭接或屏蔽而导致的,因此很有必要对搭接以及线槽的电磁屏蔽性能进行研究。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在分析系统搭接阻抗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T型插入损耗法,制作了搭接阻抗的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在1GHz频率范围内对设备搭接阻抗进行准确的测试。其次对机柜内汇流条接地阻抗问题利用微带传输线理论进行计算,并利用HFSS电磁仿真软件对接地模型特性阻抗进行仿真。利用研制的搭接阻抗测试装置对汇流条的接地阻抗进行测试分析,测试得到接地阻抗的谐振点在1GHz范围内与理论计算的谐振点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仅为5.2%。测得的接地阻抗值与理论计算值在400MHz以下吻合较好。综上所述利用研制的搭接阻抗测试装置可以在1GHz频段内对设备的搭接阻抗进行准确的测试,并在400MHz以下对接地阻抗进行准确测试。另一方面,线槽良好的电磁兼容设计是降低动车组内线缆信号电磁干扰的关键环节。为了评估线槽的电磁防护性能,引入了转移阻抗的概念。线槽的电磁防护性能主要体现在屏蔽性能方面,转移阻抗值越小表明线槽的电磁防护性能越好。采用理论推导、仿真和测试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发现转移阻抗与导线在线槽中的位置以及线槽的高宽比相关,其次利用FEKO软件仿真了三种不同h/w的线槽结构,并在线槽内部设置6处不同位置点进行转移阻抗的仿真,结果表明线槽内部区域左右侧角落位置对导线的屏蔽效果更好,中间靠上区域的屏蔽效果相对较差。另外h/w越大即深线槽比浅线槽的屏蔽性能更好。然后基于双短路三同轴法在300k Hz-30MHz制作了测试线槽转移阻抗的装置,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最后对线槽内线缆的铺设提出了相应的布线建议,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