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碳酸钠催化体系降解苯胺效能与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enger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在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表现出优越性能,高级氧化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基于Fenton、类Fenton工艺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已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热点。由于对pH范围要求严格,H2O2存储、运输不方便,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铁泥等问题制约了Fenton工艺的广泛使用,寻求高效、普遍适用的氧化剂及催化方法是研究者们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过碳酸钠(Sodium Percarbonate,SPC)是一种氧化能力强、适用pH范围广、易存储、运输方便的氧化剂,在催化作用下可高效降解有机物,在处理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SPC建立高效的催化体系,并探究有机物降解效能及内在反应机制,是基于SPC催化的高级氧化工艺推广应用中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苯胺为目标物,构建了过渡金属铁(Fe)、钒(V)及紫外光(UV)催化SPC的三种体系,全面考察了SPC催化体系对苯胺的降解效能与反应影响因素,通过自由基清扫实验、电子顺磁共振扫描(EPR)、对苯二甲酸法傅里叶三维荧光扫描、对照体系降解苯胺效能对比分析以及中间产物与降解路径解析,阐明了反应体系中自由基的产生、转化和苯胺降解的反应机制。首先构建了Fe(II)催化SPC的体系。Fe(II)/SPC体系可快速、有效降解水中苯胺,去除率随着Fe(II)以及SPC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但过量后都会产生抑制作用,在Fe(II):SPC:aniline摩尔比为8:3:1,反应10 min苯胺的降解率达到95.68%。通过反应机理分析实验得出,·OH是Fe(II)/SPC体系中占主体地位的自由基,O2·-也参与了对苯胺的降解反应。Fe(II)/SPC体系对苯胺的降解受溶液初始pH的影响较小,仅在pH≥11.0时有一定抑制作用;Cl-、天然有机物(NOM)在浓度较低时对反应基本没有影响,浓度较高时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NO3-、SO42-对苯胺的降解效能没有影响;HCO3-能够明显抑制苯胺的降解。通过对中间产物的分析,推测出苯胺首先转化为氨基苯酚和硝基苯,形成两种降解路径,两种产物进一步反应生成苯酚或对苯酚并发生脱氢反应生成苯醌,进而发生开环反应生成小分子有机物,最终被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为拓宽Fe(II)/SPC体系的应用范围,选择了氯苯、乙苯、三氯乙烯等吸电子有机物考察了Fe(II)/SPC体系的适用性,发现三种有机物均可被有效降解,反应机理和苯胺降解类似。此外,研究了Mn(II)、Co(II)、Cu(II)等过渡金属对Fe(II)催化SPC体系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Mn(II)和Co(II)对Fe(II)/SPC体系降解苯胺有一定的强化作用,Cu(II)/Fe(II)双金属催化的强化作用最为明显,当[aniline]0=1.0 mM,[Fe(II)]0=2.0 mM,[SPC]0=1.0 mM时,加入4.0mM的Cu(II)对苯胺的去除率可比原Fe(II)/SPC体系提升37.92%。为进一步探索其它过渡金属对SPC的催化作用,构建了V(IV)催化SPC体系。V(IV)/SPC体系也可有效降解水中苯胺,并且催化剂V(IV)的利用率较高,在V(IV):SPC:aniline摩尔比为1:8:1时,反应15 min苯胺的去除率达90.05%。V(IV)催化SPC反应的慢速阶段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kobs)随V(IV)或SPC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过量后kobs出现降低,与苯胺降解效能的变化规律一致。通过全面的机理分析实验,V(IV)/SPC体系降解苯胺反应过程中占主体地位的自由基是O2·-和CO3·-,少量·OH也参与对苯胺的降解。溶液初始pH变化、NO3-及SO42-对V(IV)/SPC体系降解苯胺的效能基本没有影响;Cl-在浓度较高时对反应有轻微抑制作用;HCO3-加入后由于活性物种主要为·OH,对苯胺的降解产生促进作用;NOM对苯胺的降解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中间产物分析,推测出苯胺先被转化为氨基苯酚、硝基苯和苯胺聚合物等,存在三种降解路径,三种中间产物在活性物种的攻击下发生取代反应、脱氢及开环等反应被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并最终矿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对苯胺的有效去除。为了寻求更为绿色高效的SPC催化技术,构建了UV催化SPC体系。UV/SPC体系对苯胺的降解速率与过渡金属催化体系相比较慢,在[SPC]0=4.0 mM,UV irradiance=31.50 mw·cm-2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可将1.0 mM苯胺基本完全降解。将反应过程分为快、慢两个阶段分别进行动力学分析,均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和苯胺降解效能都随着SPC用量和UV辐照强度的增加而明显提升。UV/SPC体系降解苯胺的反应过程为碱性环境,通过反应机理分析实验,·OH、CO3·-、O2·-等活性物种都参与了对苯胺的降解反应。溶液初始pH变化、SO42-对UV/SPC体系降解苯胺无显著影响;Cl-在浓度较高时对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O3-、HCO3-及NOM则产生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对中间产物分析发现,UV催化与V(IV)催化体系同样存在三种可能的降解路径,反应机制基本相似,中间产物中苯胺类聚合物种类相对较多。为进一步提升降解效能,研究了Fe(II)耦合UV催化SPC技术,在UV irradiance=31.50 mw·cm-2,[SPC]0=1.0 mM的条件下,加入2.0 mM Fe(II)后产生明显的强化作用,对1.0 mM的苯胺,2 min内去除率相比原UV/SPC体系可提升26.79%。
其他文献
设计实现了一套基于FreeModbus协议的无线三相电参数测量系统。详述了FreeModbus协议在主控芯片STM32系列ARM上的移植方法。实现了三相电参数测量的全数字化和无线化。由于采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分析了我国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从公园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机制引入、
为提高无损检测中焊缝缺陷射线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操作强度,针对射线胶片焊缝缺陷自动检测技术普遍存在难以自动准确识别缺陷问题,充分利用焊缝图像中各种信息,提出了一种焊
以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为核心的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不断获得实际的应用,使得基于计算机智能识别技术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成为语音识别的重点领域。
项目管理的主要方法是控制,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信息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论述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流程、科学高效的信
国内机场正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商务智能是机场决策的核心系统。以上海机场集团为应用背景,分析了机场集团的商务智能关键需求。探讨了机场集团商务智能应用蓝图。阐述了机场
三因制宜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原则,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在治疗学中的具体体现。《内经》体质理论表明:因人制宜,重在辨识体质的个体特征;因时制宜,意在把握体质的
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再造与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企业人力资源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浮式结构,将网架结构的设计理念应用于超大型海洋浮式结构物VLFS的设计。网架结构具有结构强度高、工业化程度高、制造难度低、安装便利和制造工期短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