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机制及金纳多的治疗作用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0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RCS大鼠为动物模型观察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过程中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对视皮质17区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观察抗凋亡剂金纳多(EGb761)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RCS大鼠的作用,探讨其对视网膜变性神经元保护的可能机制。 方法 取出生后9、15、20、25、30、35、40、60天大的RCS大鼠和同龄SD大鼠的视皮质,采用尼氏(Nissl)染色法观察RCS大鼠视皮质17区神经元的形态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L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把出生后雄性RCS大鼠48只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RCS大鼠给药组从生后5天开始腹腔注射EGb761,每3天注射一次,剂量为100mg/kg。RCS大鼠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剂量同上。HE染色和TUNEL检测观察EGb761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L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1)Nissl染色显示RCS大鼠随着出生时间的不同,其视皮质17区神经元的截面积比SD大鼠的神经元截面积小,在生后20、25、30、35天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RCS大鼠视皮质17区细胞数目随生后时间的不同神经元数目递减的趋势比SD大鼠小,细胞数目比SD大鼠多,在生后30、35天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FasL免疫组化染色显示RCS大鼠视皮质17区在生后25、30、35、40天组与同龄SD大鼠相比阳性神经元数目、光密度值均增高(P<0.05),其余时间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bcl-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生后30、35、40天组与同龄SD大鼠相比阳性神经元数目、光密度值均增高(P<0.05)。 (3)HE染色显示RCS大鼠EGb761组20、25天时,视网膜内核层厚度均超过生理盐水组(P<0.01),内核层细胞数目和节细胞层细胞数目多于生理盐水组,且排列较规整,感光细胞数目比对照组细胞数目多(P<0.05)。30天以后各时间段EGb761组和对照组感光细胞数目相比无明显差异。 (4)EGb761组大鼠视网膜FasL表达规律与生理盐水组相似,但15、20、25天组FasL表达较生理盐水组减少(P<0.05)。bcl-2染色显示生后20天的EGb761组和生理盐水组在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可观察到阳性染色。RCS大鼠EGb761组和对照组bcl-2阳性染色无明显差别。TUNEL染色显示RCS大鼠EGb761组20、25天,外核层也可观察到TUNEL反应阳性的细胞核,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
其他文献
目的:1型糖尿病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在遗传基础上由环境因素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柯萨奇B病毒感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免疫机制在1型糖尿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
摘要 为筛选出适宜防治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药剂,开展了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浮剂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三叶期后用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浮剂600~750 mL/hm2兑水450 L/hm2茎叶喷雾,可有效防除冬小麦田主要阔叶杂草猪殃殃、播娘蒿,速效性好,对小麦安全。超量使用后小麦叶片可能会出现枯斑,但可恢复。  关键词 冬小麦田阔叶杂草;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浮剂;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优质药剂,开展了不同剂量13%井冈?低聚糖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3%井冈?低聚糖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
血吸虫病疫苗侯选分子研究表明,多数抗原不能稳定诱导高于40%的免疫保护性。对此的解释多认为单一抗原成分诱导免疫保护性的能力有限,或是尚没有找到有效的抗原组分。其实,这种解
表皮葡萄球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近年来已作为重要的院内感染致病菌之一引起广泛重视,其主要致病力是形成生物膜(biofilm,BF)的能力。所形成的生物膜中超过90﹪的成份为胞外多聚物
很多手机和平板用户都遇到过类似的尴尬:当我们忘记充电导致设备电量低至0%自动关机后,插上充电器时却无法立刻开机,需要充电至少5~10分钟后才能唤醒设备。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法开机的怪现象  如果你晚上玩得太嗨,忘记给手机充电,那第二天早上你绝对会遭遇令人抓狂的问题:插上电源,按下手机的电源键屏幕上仅会闪现一个正在充电的电池图标(图1),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此时你需要给手机充电好长一段时间,再次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