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举报人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em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举报制度在我国行政领域被广泛运用。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资源之一,现代行政亦受此影响,高效的执法有赖于对执法信息的充分掌握。而调动起社会公众力量的举报制度能够使行政机关较为快速地获得针对性较强、有用的执法信息,为行政机关提供执法的便利。但是,与法律广泛地设置举报所不相匹配的是,举报人能否就行政机关在举报中的行为要求诉讼救济,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明确。举报人在行政诉讼中地位的不明朗,加之因激励需要而被频繁运用的举报奖励机制,甚至催生了举报人利用举报制度谋取私人利益的活动,偏离举报制度设立的初衷。因此,举报制度是一把典型的双刃剑,它的优势显而易见,而它所带来的副作用亦不容忽视。我国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举报制度,“举报”及与其相关的语词在各类法律文件中频繁出现,举报与检举、信访等概念之间存在相关联之处,举报与投诉的关系也有待廓清。这些都对认定举报人的原告资格造成了困难。同时,如何认定举报人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这一问题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观点不一,争议众多。虽然在2018年,相关司法解释对举报人的原告资格进行了回应,但是这并不足以解决问题,反而放大了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的缺陷。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决定对举报人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进行研究。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尝试得出一种方法,不仅对举报人这一群体在行政诉讼中的主体资格问题予以解决,还能够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的一些不足之处。为此,本文将采用实证分析、文献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将对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的举报制度进行必要的介绍,用以阐明研究的对象为行政管理领域内的举报,包括自益性和公益性两类,部分投诉属于自益性举报的范畴;同时,对举报人原告资格认定的理论和司法现状进行梳理,由此得出后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本文将对两种原告资格认定方式背后的理论予以检视,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选择合适的路径。在此,本文将指出我国在运用“利害关系”标准时采用概括认定的方式,无法满足举报人原告资格认定中界定合法权益的要求,导致以司法解释为代表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说在认定举报人原告资格上的失灵;而“保护规范理论适用”说为寻找受公法保护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但是该说也存在不足,保护规范理论的运用也应当与我国的制度相适应。最后,本文将运用前文所选定的原告资格认定方式,对举报人的诉讼主体资格进行类型化分析。行政机关在举报中的行为将被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一阶段中,本文分别从举报权、保护请求权、获得答复权和获得奖励权等角度考察构成利害关系的合法权益要件,最终得出举报人原告资格的完整结论。
其他文献
【正】8月份的宏观经济数据在上周陆续的公布了。最显眼的是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回落至6.9%,整个经济的上下游基本上是全面回落。其中二季度受益于基建投资企稳的通用设备、金
本周货币市场利率继续回落,1周利率降幅较大,跌逾70个基点。央行自上周启动流动性净投放格局以来,本周依然继续,市场实际净投放90亿元,继续了央行上周在公开市场净投放550亿元的微调政策。考虑到4月季节性退还存准和基层两类金融机构定向降准,以及6家大型银行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法等因素有关,尽管上周已经启动了财税上缴,但规模会小于存准退还,市场实际维持净投放的可能性为大,这无疑为缓解实体经济融资困境创造了
日前,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办公室印发《关于“总结严格组织生活支部工作法”活动情况的通报》,公安边防部队2个严格组织生活支部工作法受到表彰,这是公安边防部队基层党建工作在中
报纸
当前,许多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了人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人本管理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思想观念和具体做法上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对以人为本
报纸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然而,绝大部分老年人并未充分享受到智能手机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反而还常常面临各种问题。信息社会是包容和多元的,智能手机带来的种种便利不应只属于年轻人,老年群体也应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使用智能手机,顺应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提升老年群体在智能时代的适应能力,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更好地实
盗窃罪有普通盗窃罪和特殊盗窃罪之分。普通盗窃罪,是指《刑法修正案(八)》之前已有的盗窃罪样态,其入罪标准有“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和“多次盗窃”两种;特殊盗窃罪,是指《刑法修正案(八)》以后新增的盗窃行为,其入罪标准有“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和“扒窃”三种。以是否受盗窃数额限制为根据,又可将“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盗窃罪称为数额型盗窃罪,而其余四类盗窃罪则被称为非数额型盗窃罪。五种盗窃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两所二、三级综合性医院2007~2010年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阿奇霉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