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汉俄同音词的运用为主要研究对象,拟在介绍同音词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同音词的修辞功能,进而阐释它们在两种语言中的社会语用表现,分析其语用差异,指出它们在社会语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对全文作出总结。该论文由前言、正文(六章)和结束语组成。“前言”回顾俄汉语中同音词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研究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结束语”对全文作出总结。 第一章主要进行理论论述:介绍同音词的概念,从广义上界定同音词的范围,指出同音现象和一词多意的区别,分析同音词产生的原因,为下文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章分析同音词运用于句子中时所体现的特性,该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减少句子音素,便于记忆;2.创造语言的音律美(和谐美和拗口美);3.形式上拉近几个现象(概念),内容上进行对比;4.易产生歧义。 第三章阐述同音词在双关、仿拟和委婉语等修辞格中的应用,并着重指出其应用模式及应用效果。笔者从同音双关中划出曲解双关和一语双关。把同音仿拟分成三个类型:词语原形的意义和改造后的意义互补;词语原形的意义和改造后的意义互抵:词语原形的意义和改造后的意义互不相干,改造出来的词语是对原形的别解。 第四章阐释同音词在社会语用艺术中的体现:本章列举了俄汉同音词共同运用的各领域,如日常对话、命名、广告、标语、谜语和语言训练等。另外本章还着力阐述汉语同音词运用的独特表现领域:歇后语、相声、小品、脑筋急转弯、楹联和祝愿等方面。汉语同音词在这些方面的运用体现了汉民族典型的文化心理和独特的风情民俗。 第五章论述同音词运用于汉俄语中所体现的差异,并从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等角度揭示各自特点的成因。 第六章概括同音词运用于汉俄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