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春秋时期贵族的政治婚姻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时期处于激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社会政治动荡,统治阶级各势力集团为争夺政治权力展开激烈的斗争。各级贵族为了使自己在斗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往往以婚姻的形式巩固、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因此,春秋时期的贵族婚姻表现出极强的政治功利性。从婚姻的形式来看,“同姓不婚”制使异姓贵族之间通过联姻建立起姻亲同盟关系,政治联姻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拉拢异姓贵族势力的有效手段。随着政治斗争的日趋激烈,一些统治者为了自身政治势力发展的需要,开始与同姓诸侯国之间建立联姻,以此巩固彼此之间的“亲亲”同盟关系。贵族之间“同姓不婚”的婚姻禁忌被打破,开始出现“同姓婚”。“同姓婚”的出现表明当时贵族婚姻的政治目的性不断加强。此外,聘娶婚与媵婚制,也体现了贵族婚姻的政治性特征。聘娶婚与媵婚制的盛行,都不同程度的巩固了妻妾等级制度与嫡长子继承制,对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保障国家政治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春秋时期贵族婚姻的政治目的性还体现在各诸侯国之间的邦交联姻上。在激烈的政治角逐中,各诸侯国君为了各自的政治需要,纷纷以政治联姻为手段,与他国建立政治联盟。婚姻成为国与国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建立和改善邦交关系、加强政治联系的纽带。因此,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邦交联姻体现了贵族婚姻政治性的本质。实力较强的诸侯国通过政治联姻,扩大本国的政治势力,提高本国在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影响力,为本国争夺霸权创造有利的政治条件。而实力较弱的中小诸侯国也借助通婚的形式加强与他国的邦交关系与合作,为本国的生存和发展赢得一席之地。然而,这种因利而结合的政治婚姻有着极强的不稳定性,一旦婚姻双方的政治利益发生冲突,因联姻而建立的政治联盟也会随之瓦解,甚至会对双方的邦交关系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贵族婚姻政治性的实质,对各国的内政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贵族婚姻往往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为各国的政治利益服务。不仅如此,贵族婚姻对嫡长子继承制也产生了影响,一方面,聘娶婚制、媵婚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妻妾等级制度起到了保障和巩固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稳固;而另一方面,婚姻所带来的政治利益往往成为各国庶出势力争夺政治权力的筹码,这就对嫡长子继承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破坏。作为婚姻一方当事人的贵族女性,在春秋时期的政治舞台上表现的极为活跃。她们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无论是对各诸侯国的邦交政治,还是对各国内政都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男权至上的春秋社会,贵族女性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她们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是十分有限的。春秋时期的贵族婚姻与政治密切相关,体现出显著的政治特征,对各诸侯国的邦交和内政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以马来西亚甜龙竹的当年生枝条作为外植体 ,用MS、 1/2MS、 1/3MS、 1/4MS作为基本培养基 ,并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激素 ,进行组织培养繁殖试验。结果筛选出了各培养阶段
考虑到相机安置角一般为微小角度的情况,本文结合机载LiDAR数据和同机高精度影像,基于连接点的自动提取和虚拟地面控制点,建立安置角计算模型,完成在没有控制点的情况下,机载
目的通过黄芪胶囊对CCl4大鼠慢性肝损伤的治疗试验,评价黄芪胶囊保肝降酶的作用。方法大鼠sc 2 mL.kg-125%CCl4,每周2次,连续8周,制作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自给CCl4第5次后,
磷酸运转器作为调节植物光合产物运转的关键蛋白之一,一直是光合作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且多集中在对其运转的生理生化功能的研究。总结了不同类型植物的质体中磷酸运转器的基因
<正> 云南山茶,居云南“八大名花”之首,堪称“植物王国”里的花魁。1983年,昆明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云南山茶作为昆明市市花。昆明市园林部门于1988年在
高血压病是一类环境、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被完全阐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在调节水盐代谢、维持血容量
会议
来华留学教育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是落实"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构成要素。要充分认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缘政治的复杂性、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有待提
目的:RP-HPLC法测定不同品牌国产龙血竭中龙血素A和龙血素B的含量,并对龙血素A和龙血素B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乙腈-冰醋酸(1→90)(40:60)为流动
蔡元培提出大学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职能观,其思想涉及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这些大学职能思想若想成为现实,需要一个自主发展
"以人为本"是我国新闻界一直关注的话题,是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新闻报道"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分析了新闻报道中"以人为本"缺失的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