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目的:探讨慢性放射性肠损伤(chronic radiation intestinal injury, CRII)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206位CRII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情况,采用主观全而评价(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SGA)系统对CRII营养状况进行评估。结果:206位CRII患者接受手术229例次,86.16%的CRII患者入院时有营养不良。术前营养支持174例次(EN83例次,TPN61例次,EN+PN30例次),术后营养支持共159例次(EN131例次,TPN14例次,EN+PN14例次)。经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及手术治疗,患者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前营养相关指标除血红蛋白、白蛋白外均较入院时明显增加,出院时白蛋白较术前明显增加,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较术前有所下降,但营养不良发生率仍然较高(57.86%)。结论:CRII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甚高,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时间较长,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及手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第二部分围手术期强化谷氨酰胺肠外营养对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影响: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目的:研究强化谷氨酰胺全肠外营养对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效果、免疫功能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名放射性肠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肠外营养组(STD组,n=20);谷氨酰胺组(GLN组,n=20)。分别在术前和术后2周予以常规肠外营养或谷氨酰胺加强的肠外营养。在入院、入院1周、入院2周和术后第3天、1周、2周检测本关血液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谷氨酰胺血药浓度、体质分析指标、尿中乳果糖/甘露醇(L/M)及SGA评分。结果:入选CRII患者共40例(男性10例,女性30例),随机分为2组(Gln-PN组、PN组),均按计划完成治疗。两组较入院时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肠道通透性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谷氨酰胺血药浓度在整个围手术期均见显著差异。Gln-PN组术后行肠内营养时间、耐受全量肠内营养时间及术后营养支持时间较PN组有显著差异。同时,实验组SGA评分在术后第2周时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体质分析指标中术后1周实验组BMI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体脂肪在入院2周时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转铁蛋自在入院2周、术后1周,前白蛋白、和甘油三酯在术后第2周有显著差异。免疫功能方而,IgA、IgM在入院1、2周和术后第1、2周均可见显著差异,IgG在入院2周、术后第2周有显著差异,T辅助/T抑制、T辅助诱导细胞比例在入院2周和术后第2周存在显著差异,T抑制杀伤细胞比例在术后第1、2周存在显著差异,T细胞比例在入院2周存在显著差异。肠通透性检测中,,L/M在术后、术后第1周、第2周均见显著差异。结论: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较普通肠外营养可更加明显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肠道通透,并增加围手术期血浆谷氨酰胺浓度,加快术后肠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