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细胞染色体端粒长度在抗癌药研究,抗衰老药研究和环境卫生研究等许多领域均有重要意义。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端粒长度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端粒的缩短可能参与高血压病理过程,甚至有人认为端粒缩短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机制之一。影响端粒长度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社区人群外周血端粒长度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探讨高血压人群和正常人群端粒长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作为研究现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年龄≥30岁、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常住居民、收集高血压与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液常规生化检查,获得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行为方式、饮食习惯、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信息。收集研究对象血液标本,提取人外周血细胞基因组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外周血细胞相对端粒长度(relative telomere length,RTL)。运用单因素方差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相对端粒长度的影响因素,运用t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外周血细胞相对端粒长度和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性。结果:(1)建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RTL的方法,标准曲线R2=0.99以上,扩增效率达到100%左右,变异系数0.11~0.20。(2)1035份外周血细胞RTL变化范围为0.2020~2.9718,平均值为1.0733±0.4278,外周血细胞RTL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1)。(3)调整年龄因素后,高血压人群与正常人RTL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高血压患者RTL有性别差异;正常人群端粒长度缩短速率女性大于男性,高血压患者端粒长度的缩短速率男性大于女性。(4)正常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否锻炼、体力活动和蔬菜摄入量对RTL的影响具有显著性(p <0.05),而性别、体质指数、职业、吸烟、饮酒及其他膳食因素对RTL没有显著性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锻炼(p <0.01)、鱼肉摄入量大于200g/周(p <0.05)与年龄调整后RTL呈负相关,而蔬菜的摄入大于150g/天与年龄调整RTL呈正相关(p <0.01)。(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BMI、TG、锻炼、蔬菜摄入量、食盐摄入量、端粒长度可显著影响EH患病风险,调整年龄、性别、BMI、血脂水平、饮食习惯和其他生活行为方式后,RTL与EH的患病风险显著相关;端粒越短,EH的患病风险越高。结论:(1)筛选的RT-PCR体系适合大样本端粒长度的测定。(2)高血压人群RTL与正常人RTL有差异显著性,高血压人群RTL比正常人短,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3)文化程度、是否锻炼、体力活动和蔬菜摄入量对正常人RTL有显著性影响。(4)年龄、BMI、TG、食盐摄入量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锻炼、蔬菜摄入量、端粒长度是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