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 ——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lo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并已成为社会问题。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会接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三分之一。而社区公园作为老年人日常活动较为频繁的场所,其适老性建设和研究均不足。因此,如何打造适老性景观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将重点进行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研究,并构建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本文利用案例剖析、文献归纳、SPSS25.0统计软件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包含安全性、舒适便捷性、观赏性、易于交往性4个准则层和16个指标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发放专家问卷确定各指标权重,在一级因子中,安全性权重最高,为0.576,舒适便捷性、观赏性和易于交往性依次随后。在二级因子中,园路安全无障碍权重(0.230)最高;最后,引入灰色评价法,详细阐述评价原理和步骤,建立了以灰色层次分析法为评价方法的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体系,同时以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为例,证实了该体系的科学性和该方法的有效性。基于评价模型,采用灰色评价法对杭州市上城区社区公园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横河公园总评价分数为3.075,处于4个评价等级中的第3等级;馒头山社区公园总评价分数为3.164,处于第2等级。馒头山社区公园的结果要优于横河公园。通过比较研究发现这两个公园在安全性上均表现较好,但也存在适老性设计不足、养护管理不足和主题文化缺失等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较为科学合理的方式构建了城市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评价体系。(2)靠近主干道、方便居民通行来往的平地型社区公园更能吸引居民。(3)不同老年人群体对社区公园景观需求具有差异性。最后,提出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设计策略和公园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积极探索适老性景观设计方法和技术,为社区公园适老性景观的改造和建设提供较全面的指导。
其他文献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广泛用于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的经典昆虫病原真菌。分生孢子在昆虫体表的附着是病原真菌通过表皮穿透感染昆虫寄主的关键步骤。附着成功的孢子在昆虫体壁上萌发,其芽管延伸为菌丝,通过分泌体壁降解酶和菌丝顶端附着胞渗透压力的共同作用而穿透体壁侵入血腔,并利用血液营养增殖,导致寄主最终僵死。在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中,分生孢子
像素级预测任务,包括语义分割、深度预测等任务,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被广泛应用在机器人导航、自动驾驶汽车及增强现实等实际应用中。目前,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中,用于逐像素预测的网络被编解码结构所统治。可以将编解码结构的网络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编码器和解码器,其中编码器用于提取图像的语义信息并生成高维特征,解码器则利用编码器编码出的高维特征解码出所需的输出。由于编码器编码出的特征一般分辨
果园中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果品质下降、生态环境污染、传粉昆虫和自然天敌种群结构的破坏、害虫抗药性加剧等系列问题。基于此,生物防治日益成为国内外普遍认可的有推广意义的害虫防治方法。在生物防治中,人工释放的害虫天敌如赤眼蜂等在果树害虫生防领域已发挥重要作用,但人工释放的天敌昆虫在田间搜索能力弱,特别是在害虫低密度和复杂植被下难以找到寄主,如何提高天敌昆虫的定位、定向效率以更好地搜索寄主并防治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是一种丝状植物致病真菌,能够在水稻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各个部位发生侵染,从而造成水稻病害。稻瘟病菌具有典型的侵染循环,在自然界风和雨水的作用下,分生孢子落在植物表皮上,萌发出芽管,芽管尖端膨大分化形成附着胞。随着附着胞的成熟,它的细胞壁内侧将有黑色素沉积,从而使细胞内积累甘油等溶质、产生膨压,使得附着胞形成侵染钉以穿透植物表皮。侵染钉进入植物细胞后将分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民生工程建设范围愈发广泛,水电站作为民生工程的关键项目,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提高社会用电效率,在农村建立小型水电站(下文简称小水电)并引入配电网,从而丰富社会用电储备,成为备受关注的可行之策。鉴于农村小水电本身存在的局限,将其接入配电网后的电压控制以及电网运行安全程度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分析农村小水电接入配电网后的电压控制与运行调整成为小型水
期刊
寄生蜂种类繁多、数目庞大,是重要的生物防治资源。其进化出多种编码免疫调节因子的毒液基因,以抵御寄主的免疫反应,这些因子靶向寄主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通路,且调控方式多样,包括阻断寄主免疫细胞信号传导、诱导免疫细胞死亡等。蝇蛹金小蜂Pachycrepoideus vindemiae属于蛹期外寄生蜂,能够寄生包括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在内的多种蝇类。毒液作为该蜂唯一的寄生因
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大量应用,基于图像的行人重识别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尤其是遮挡环境下,进行行人重识别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遮挡行人重识别任务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外部物体遮挡、人体自遮挡和身体各部分视角变化。有效地解决这些因素带来的问题,对于遮挡行人重识别任务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介绍了基于传统方法提取的行人特征,如LBP、SIFT、LOMO等,也介绍了常用的基于深度学习提取的行人特征,
视觉里程计VO(Visual Odometry)利用连续帧视觉图像输入求解相机位姿,是计算机视觉在机器人定位导航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应用。传统方法主要基于运动约束,采用几何方法求解这一问题,通常包括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和运动估计等复杂过程。在弱纹理、光照剧烈变化等场景鲁棒性较差。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深度学习应用到VO研究也成为必然趋势。利用深度网络直接学习预测图片之间的
对医学影像中器官、组织等目标进行分割,在医学诊断、治疗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构建精确且鲁棒的医学影像自动分割系统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然而,建立大型有标注医学数据集需要高水准医学专家知识,并且密集的点标注会耗费大量时间。而在无标注医学影像数据上,应用自监督学习以提升分割性能已经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发展,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设计代理任务训练,很少关注医学影像本身在潜在空间上的表征学习,同时忽略了医学分割目
针对心衰合并急性肾损伤的预测可以辅助医生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降低患者发生心衰合并急性肾损伤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社会医疗支出。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海量电子健康病历(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s)得以累积和应用,为数据驱动的心衰合并急性肾损伤预测方法提供了条件。数据驱动的心衰合并急性肾损伤预测方法充分利用了EHRs中的患者信息,反映真实的临床环境,方便纳入新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