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不同的矿产资源价值的理论,论述了研究矿产资源价值在微观经济(矿山企业管理)和宏观经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意义。讲述了确定矿产资源价值的几种方法,在分析级差矿利理论和现代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矿产资源价值是一种经济价值,其内涵就是矿山开发全部收益扣除投资成本及其合理利润后的剩余部分,指出效用、稀缺和产权是构成矿产资源价值的三要素,并对一些相关的诸如资源价值研究的主体和科学技术进步及管理优化等问题作了探讨。在理论分析之后,本文分析了冀东铁矿资源的保有情况和特点及开发环境,构建了影响铁矿资源价值的指标模型,并根据冀东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矿产资源价值研究的特点以及数据处理的要求,对模型进行了简化;提出了指标量化的方法,其后详细阐述了BP神经网络的建立过程并模拟了理论上的单位矿产品(铁精矿)生产总成本费用;阐述了在确定矿产资源价值时,如何合理地确定贴现率和预期的铁矿产品价格,并且确定出使用贴现率为8%、铁精矿价格为230元/吨。最后,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去除了一些相同或相近的指标,以11个指标作为衡量冀东地区铁矿资源禀赋优势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强制确定法确定这些指标对精矿成本影响的权重,结合模糊数学方法确定个别铁矿资源的禀赋优势系数,利用冀东地区平均的资源禀赋水平和平均的矿产品成本,建立了求得铁矿资源价值的公式,并以某铁矿为例详细说明了具体的演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