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与GIS的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破碎化分布规律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5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绿阔叶林是中国东部的地带性植被,但当前常绿阔叶林景观破碎化进程却日益加剧,常绿阔叶林的保护、恢复工作被提上了日程。而要开展保护常绿阔叶林工作,首先要了解常绿阔叶林景观的破碎化现状及其形成原因。 本文利用RS获取常绿阔叶林分布数据,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东部较为典型的天目山、天童山和千岛湖地区常绿阔叶林破碎化状况研究。重点分析了三个地区常绿阔叶林斑块破碎化状况与相应地区高程、坡度、坡向、人类活动以及水体切割作用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总结了常绿阔叶林破碎化状况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经过研究,发现常绿阔叶林破碎化状况的空间分布主要有如下规律: 天目山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受到了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 天童山地区的常绿阔叶林主要受到的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千岛湖地区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作用下,通过水体对岛屿的切割作用,间接的影响了常绿阔叶林的破碎化状况。 自然因素对常绿阔叶林的破碎化状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自然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种群发展状况。 在所有影响因子中,人类活动是最为活跃的一个方面,对常绿阔叶林破碎化程度影响最为复杂。 本研究所有影响因子对常绿阔叶林破碎化状况影响程度按以下顺序增加:坡度—坡向—高程—人类活动—水体切割。 常绿阔叶林破碎化在中国东部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且在不同地区破碎化的表现与程度是不向的,常绿阔叶林破碎化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的设置,作为国家行政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根据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新城市的设置必须
由于华北地区尤其是海河流域严重缺水,导致了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社会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即将实施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为了在
SARS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Syndrome)的简称,是由全新类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能致命的肺炎,在中国称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于2002年冬天在我国广东初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日益成熟的高光谱遥感技术已成为估算土壤重要成分的最有效的手段。土壤环境的严重污染和土壤质量的每况愈下,使得高光谱遥感技术反演土壤成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利用2012年和2013年两期三江源区的土壤全氮、全碳和碳氮比数据结合美国ASD FieldSpec4型地物光谱仪测得的土壤样品室内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MSLR(多元逐步线性回归)、PLSR(偏最小二乘回归)和BPNN
该文从城市居民防空疏散实际出发,结合石家庄冀龙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所提供的《人口疏散软件需求》及河北省教育厅科研立项的课题设计书开展工作.城市居民防空疏散调度模拟指
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全新世是地球历史最新的一页,现代气候是全新世气候的延续和发展。最近二十多年来,国外国内的地学界都十分重视全新世的研
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常会导致临海经济布局不合理、海洋生态系统遭受巨大破坏等问题,因此探讨如何实现海域利用结构的合理化,提高海域的经济效益,实现海域资源的集约利用,具有重
街道—社区居委会管理是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主要管理模式。本文在对天津市河西区街道—社区居委会管理体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街道—社区居委会管理的类型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