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希法社会学思想探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法律的认知大致经历了从宗教法律观到理性法律观再至国家法律观最后至当下的社会法律观这样一种过程,这是一个对法律的认知不断理性、深化的过程。及至当下颇受关注的社会法律观,它反映了人类对法律更为深刻的理解,基于这种法律观,在某种程度上,法律与宗教无关,与理性无关;也在相当程度上,法律与国家无关,法律是社会之物。社会法律观是法社会学派或者说社会法学派对法律所持有的一种基本的观点,而论及法社会学则不能不提尤根·埃利希作为法社会学的奠基人,埃利希对法社会学的诞生和发展都功居至伟,其卓越著作《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一书则为法社会学领域中的不朽经典。埃利希将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法学研究之中,拓宽了法学研究的视域,更新了法学研究的方法,这被视为其对法学研究卓越而永恒的贡献。在笔者看来,埃利希最伟大的贡献则在于其创建、发展了一门迄今最为纯粹、最为彻底的法社会学。本文主要建构于对埃利希的不朽著作《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梳理以及结合其他理论和中国语境来探究埃利希的法社会学思想,力图较为客观而详尽地呈现埃利希法社会学思想的全貌。本文除绪论、结语部分之外,正文分四部分来撰写。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埃利希埃利希法社会学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渊源,本部分主要从作为特定时空的法律人、现实诉求与理论回应、借鉴运用与批判继承三个层面来论述。第二部分为本文之核心章节,着重梳理、阐述埃利希之法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该部分分别从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社会论四个方面来透视埃利希的法社会学思想理论。第三部分主要探索埃利希法社会学理论中所蕴涵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以此来说明埃利希对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在某种程度上、在某些方面的继承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审视埃利希法社会学思想的科学性。第四部分分别从历史文化和地域民族两个层面将中国语境下的法律置于埃利希法社会学法律观的视角下进行考察和检视,反省中国“自己的”法律。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若干方面:其一,在绪论部分的国外国内研究状况部分,较之于之前的相关主题论著笔者增添了更为新颖、丰富、详实的材料。其二,在论及埃利希法社会学思想的产生时,笔者专节考察了埃利希其人。埃利希的家庭出身、知识结构、文化层次、宗教信仰、人生境遇、生活环境、社会阅历、职业履历等都对其法社会学思想的产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三,在讨论埃利希法社会学思想理论渊源时,笔者引入了埃利希颇为赞赏的祁克的社会联合体等相关理论。其中,埃利希对祁克的社会联合体理论加以扬弃,提出了其独具特色的社会联合体的概念,这一概念构成了埃利希《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一书的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其四,笔者在本文的第四章尝试着探索埃利希法社会学理论中所蕴含的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埃利希强调法律秩序、法律关系、活法源于社会法律事实、强调法律取决于社会经济状况;而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哲学理念之下社会、经济对法律决定作用;二者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则构成了笔者审视埃利希法社会学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蕴涵的主要动机。其五,在本文的第五章,笔者简要地审视了埃利希法社会学视角下中国语境中的法律,这种审视不仅有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法律的考察,更有对中国古代历史上受儒家思想文化支配的汉民族地区社会、法律的考察,而这种考察对以更为客观、公正的眼光来审视“中国自己的”法律不无裨益。鉴于第四、第五两章为探索性、尝试性的写作,文中瑕疵之处或许自当难免。
其他文献
2010年是低碳经济相关讨论较为热烈的时期,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归纳而言,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实现低碳经济的经济手段,即碳交易、碳税制度的可行性、创新性研究,低碳能源的利
在影响经济运行的各种因素中,公共基础设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回顾近20年国外有关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经济效应的众多实证研究基础上,重点论述了生产函数、成本(利润)函数和向
以《试论公民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为我的硕士学位论文,意图从政治哲学的维度来探讨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合格
21世纪前期,中国城市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即处于一个由传统城市模式向现代城市模式转型的结构性转型期。而城市的现代化要求有现代化的居民,从一定意义上说,实现居民现代化的过程
本文以莫言寻根小说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关系为视域,从作家创作等角度研究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的“莫言现象”,并分析了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下,莫言“寻根小说”所进行的
网络银行支付已成为支付的主要方式之一,互联网的开放性所带来的安全性风险使网络银行未经授权支付成为账户持有人损失的主要原因,在实践中未经授权使用人难以找到或者无力承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字样多次出现在
由于各国文化的差异,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着文化冲突,因此企业进行文化整合、实行文化营销的策略便成为必然。通过分析肯德基成功的"跨文化营销"策略——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或动态偏航稳定控制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ESP)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牵引力控制系统TCS和主动
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一个民族的发达振兴,必须要有强大的精神动力。现代化的建设不仅要依靠物质财富的增长来推动,还要依靠精神动力的不断强化和提升。江泽民同志首次于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