梶井基次郎文学的特异性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读梶井基次郎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它具有频繁描写光和影、明与暗的特色。且这种明与暗并非只停于风景表面,与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也紧密相连。在梶井的评传中,尤其透过他的成长、性格、择友等方面,我们可见在梶井的内心一直有相互对立、矛盾的两个声音在斗争着。一个便是明、一个便是暗,两者互相交织并萦绕其一生。另外,梶井自己也曾认为明与暗是其文学主题,福永武彦、高木利夫等人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这样看来,明与暗不仅是梶井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解开其文学特质的重要线索。就梶井文学的研究而言,在日本已有不少,而其中以代表作《柠檬》的议论为最多。当然其中也不乏从明与暗的角度来探讨其特质的,但以一个或几个作品为主的分析为多。所以笔者认为尚可从明与暗的角度、即前?中?后期明与暗的全局性变化来探析梶井文学的特质。基于此认识,笔者决定以此为本论研究主题。本论文第一章为先行研究概述及问题意识。第二章从梶井的生涯来考察其明与暗的形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分别是:其所处‘不安’的时代背景、家族绝症肺病以及其矛盾性人格。第三章则以初期作品为主来探析明与暗的表现及其内涵。主要是以《柠檬》、《在有城楼的小镇》、《心中的一道风景》为主,来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并总结其初期文学的明暗为:明为希望、暗为病郁的象征。且在明暗的交错之中、明更受强调。第四章则以中期作品为主来考察明与暗的表现及其变化。主要是以《冬日》、《苍穹》、《笕管的故事》、《冬蝇》为主,来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并总结其中期文学的明暗为:异于初期、暗已成为作品核心。且明表现为对生命的追求、暗变为预知死亡的绝望之暗。第五章则以后期作品为主来探析明与暗的表现及其变化。主要是以《夜的画卷》、《悠闲的患者》为主,来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并总结其后期文学的明暗为:生之明基本消失、死之暗却迫在眉睫。且对于暗的态度大大异于中期、显示出了想要直面严酷现实的姿态。最后一部分则基于前文分析、明确本论文的结论。综合而言即为:梶井文学的特质在于其由‘明’-‘暗’-‘明’的变化。且这也与身患绝症、怀揣病郁和病死的恐惧,却不断克服病痛之苦、不放弃文学创作的梶井式生存姿态相符合。所以说,梶井文学是以求明为底流的、不断与暗作斗争并渴望走出黑暗的文学,是美的、自我救赎和自我超越的文学。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现代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特点,说明了现场作业许可的意义,物联网系统的意义,及用物联网来促进现场作业许可管理,真正体现HSE理念。
新员工岗前培训是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在人力物力上都投入了很大的成本。如何使新员工培训教育达到预期目的,使新员工在近4个月培训中学有所成,很好地实
多次波偏移中的假象主要来自于不同地震事件之间的互相关,由于这种互相关满足成像条件,很难直接在偏移过程中去除.但是对于准确的速度模型,真实的成像结果在角度域内应该是平
通过系统选育法选育出黄连1号和黄连2号新品种,并与利川黄连和本地农家种进行比较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黄连1号和黄连2号缓苗期和成苗率高于利川黄连和本地农家种。黄连1号平
本文简要叙述了我国桉叶油的生产和开发情况。中国从1958年开始了几种桉叶油的工业化生产,现在每年生产桉叶油3000t,每年出口量为1800~2000t,是世界上最大的桉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本文介绍了桉叶油在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须诉求。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原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胡锦涛提出了执政党意识形态整合的系统思想,他对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及其对于执政党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对中国共产党实现意识形态整合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全面阐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供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为此,临沭县人民政府按照《山东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加大投资
随着高等级公路在我国高速的建设与发展,路桥过渡段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桥头跳车问题是高速公路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难题。解决桥头跳车最根本的途径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