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时脑电双频谱指数和靶控输注异丙酚效应室浓度的影响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时靶控输注异丙酚浓度(Ce)、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时的适宜诱导剂量。方法:拟行择期骨科手术的全麻患者84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9~63)岁,性别不限,体重(47~91)㎏,根据芬太尼诱导剂量的不同分成4组:芬太尼2μg/kg组(G1组)、芬太尼4μg/kg组(G2组)、芬太尼6μg/kg组(G3组)、芬太尼8μg/kg组(G4组),每组各21例。麻醉诱导:各组在1min内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4μg/kg、6μg/kg、8μg/kg,4min后开始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起始血浆浓度为1.5μg/kg,每间隔5min上调0.5μg/ml直至BIS数值降到(45±5),维持TCI该效应室浓度静射维库溴铵0.1mg/kg,4min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麻醉诱导前(T0)、静注芬太尼4min后(T1)、意识消失时(T2)、BIS数值降到(45±5)时(T3)、静注维库溴铵4min后(T4)、气管插管即刻(T5)、插管后1min(T6)、插管后3min(T7)、插管后5min(T8)时SBP、HR、BIS值和T2、T3时异丙酚效应室的浓度和用药剂量。同时记录T1到T2(T1-2)、T1到T3(T1-3)的时间及麻醉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气管插管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在T2和T3时G1组均高于G2、G3、G4组(P<0.05);T2、T3时异丙酚效应室浓度G2、G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BIS值T1较T0降低(P<0.05);T1时BIS值G2、G3、G4组较G1组显著降低(P<0.05)。G1组气管插管反应发生率较其它3组高(P<0.05);心动过缓/呛咳反应的发生率G3、G4组较G1、G2组高(P<0.05)。结论:四种剂量的芬太尼均能增强异丙酚的镇静作用,减少麻醉诱导时间,其中芬太尼4μg/kg与异丙酚的协同作用较为明显,BIS值改变较小且循环稳定。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枕肌下小切口减压术治疗Chiari畸形Ⅰ型的疗效。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7例chiari畸形Ⅰ型患者,其中男性7例(41.2%),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大鼠中度脑外伤合并骨折模型和单纯骨折模型,运用骨痂大体解剖、X线、HE染色证实脑外伤合并骨折后骨折愈合速度加快现象,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探讨骨痂处
[目的]探讨影响苎麻生态区域适应能力的气候因素。[方法]在长江流域苎麻主产区选取5个不同生态区域分别作为试验点,考察了中苎2号的产量,并依据苎麻产量高低衡量了中苎2号对
为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性能,必须使其具有良好的结构动、静态性能。论文通过对高速立式铣床XH786A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并和模态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修正了零、部件的CAD/CAE模型
目的:本课题通过动物造模后、实验室进行分子及蛋白水平检测,为进一步揭示Cofilin信号通路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疾病中的作用奠定理论基础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拟重
乡村社会良性秩序的维系和乡村居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乡村善治追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实现,需要以乡村组织建设为载体,将善治嵌入在德治、自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村治实践中,从根
目的体外循环过程中,尤其是主动脉阻断、再开放主动脉,心肌血供经历低灌注,再灌注的状态;人工心肺的过度通气,导致机体代谢性碱中毒;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影响机体重要器官的血
官地银金矿床位于次火山岩浆构造带的中部,矿体产于闪长岩和潜火山岩中,多呈单脉状产出。综合分析认为官地银金矿床受火山机构和NW向断裂构造的双重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浅成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稳定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新密农商银行而言,如何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受各种历史遗留原因影响,新密农商银行存在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大、信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科技支撑不足、信贷风险防控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作为从事信贷工作的银行内部人员,其发现信贷风险的能力较平常的统计分析方法更为直接和快速。因此,本研究以新密农商银
目的:观察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冈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并与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