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在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下,分析两组疗效,为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方法:收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013年5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并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时穿孔时间长短分为两组,穿孔时间在12小时内的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为对照组,穿孔时间在12-24小时内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为研究组,两组在术后24后开始启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按照要求进行病例分组,对照组即穿孔在12小时内组有40例(女性7例,男性33例),平均年龄(46.31±6.88)岁,研究组即穿孔时间在12-24小时内组有46例,(女性8例,男性38例),平均年龄(47.12±7.01)岁。通过收集两组在:a.术前:1、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构成比、个人史、体重指数等)。2、生化免疫资料(肝功能、肾功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常规检查的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比值等)。b.术中:腹腔冲洗时间、术中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的比较。c.术后:1、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2、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进食时间、拔引流管时间、住院天数。3、术后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切口感染、发热、腹腔积液、感染性休克、并发症(残端或吻合口漏和死亡)发生率。再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之间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a.术前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区别.肝功能检查前白蛋白、炎症相关因子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比值(p<0.05)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炎症反应明显不同,具有可比性。b.术中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是(125.36±25.39)min,而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是(110.41±0.45)min,具有差异,说明穿孔12-24小时组手术操作难度大于穿孔12小时内组。而另一组数据在术中腹腔冲洗时间方面:研究组(35.78±5.89)min高于对照组(27.33±4.04)min,说明穿孔时间长腹腔污染重,难以冲洗,需要冲洗时间比较长。c.术后早期复查肝功能发现两组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有差异,经过早期增加EN后,研究组快速恢复。在术后日常处理这一方面,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拔胃管和进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穿孔12小时内组(10.84±1.85)d和穿孔12-24小时组(11.29±1.98)d无明显差别。观察组术后出现发热11例,对照组出现10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快速康复医学理念的发展,术后早期启用EN,对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时间在24小时内需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治疗是安全、可靠的,可治愈溃疡,明显减少复发,同时治疗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