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外交: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跨界水资源的合作与冲突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chin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运用水外交理论来分析与解决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跨界水资源合作与冲突问题的论文。世界银行分管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Ismail Serageldin)曾指出“如果说在本世纪(20世纪),许多战争由石油引发,那么在下个世纪(21世纪),水将成为引起战争的根源,除非我们改变管理此珍贵资源(指水资源)的方式”。随着气候变化、国家间对于跨界水资源利用需求的增加,跨界水资源问题已远远超出技术探讨范畴,愈加政治化,并成为国际社会必须解决的最为急迫、复杂和有争议的问题。因此,联合国以及诸国(包括中国在内)开始积极倡导与研究运用水外交来解决国家间跨界水资源合作与冲突问题。水外交作用一门新兴的理论开始逐步兴起。湄公河是全球四大水冲突热点地区之一,是中国周边跨界水资源开发的重要河流之一。随着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地区关系发展的深入,湄公河跨界水资源问题成为其中的重大隐患,并深刻影响着跨界水资源合作水平的深入、地区关系的提升、中国西南周边的安全以及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布局。中国急需通过水外交来化解与湄公河国家的跨界水资源开发问题,降低开发成本,减少水投资风险,并防止跨界水资源问题成为湄公河地区的战略溃口。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是:第一,构建水外交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研究水外交的定义、核心、基本属性、合法性、功能与绩效评价体系等内容,并提出“水外交是一国政府或国际政府间组织为确保跨界水资源开发需求或水地缘战略利益,通过传统方式与技术方式与另一(多)国或国际政府间组织所展开的一种灵活多变的活动。”第二,以中国与湄公河国家间的跨界水资源开发为案例,探讨双方在跨界水资源开发合作与冲突的问题与根源,分析中国水外交在其中的行动与应对模式。第三,评估中国水外交在跨界水资源开发、水经贸关系推动、水竞争应对绩效、水舆情调控、外交战略辅助、地缘秩序建设上的绩效。第四,提出中国水外交的具体升级路径与中国水外交在湄公河跨界水资源合作与冲突中的推进策略,并就中国水外交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各章主题与要点如下:第一章为“水外交的基础理论”。本章主要构建水外交理论与分析框架。第一节简要辨析与水外交相近的水政治、水管理、水合作、蓝色外交、河流外交、液体外交等概念,把握与理清水外交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思路。第二节在对水外交的英文译法探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水外交的源流脉络、定义、核心、属性、合法性等问题,为分析具体的跨界水资源合作与冲突的案例(尤其是湄公河地区的跨界水资源合作与冲突的案例)提供理论支持和分析框架。第三节主要探讨水外交在跨界水资源开发、水经贸关系推动、水竞争应对绩效、水舆情调控、外交战略辅助、地缘秩序建设的具体功能及对应的绩效评估体系。第二章为“水外交视角下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跨界水资源合作”。本章从水外交的视角切入分析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跨界水资源合作。第一节简要分析跨界水资源的概念、特点与重要性,重点探讨湄公河自然地理情况,分析湄公河的发源与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并研究其相关数据。这些数据是湄公河合作的基础也是引起争端的根源,更是水外交实施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第二节主要探讨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在水利设施建设、航运经济与安全功能开发、信息与技术合作、区域内水资源管理等四个方面的跨界水资源合作内容。第三节主要分析中国在与湄公河国家跨界水资源合作上特有的水外交行动模式,抓住其实施的特点。第三章为“水外交视角下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跨界水资源冲突”。本章以水外交为分析视角,探讨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跨界水资源冲突。第一节主要分析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在湄公河跨界水资源中的水资源类、水通道类、水舆情类、水管辖权类、水竞争类的具体冲突内容。第二节指出中国水外交建设经验的尚缺,跨界水资源开发中的矛盾观念与对立视角,区域内有效水管理机制的缺乏,域内行为体水开发诉求的差异与域外行为体水开发意图的干扰,以及流域内国家间互信建设的不足是造成跨界水资源的各类冲突的根源。第三节本节主要就中国在跨界水资源冲突中的应对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中国水外交在应对跨界水资源冲突中的特点。第四章为“中国水外交在湄公河跨界水合作与冲突中的绩效评估”。本章主要分析中国水外交在湄公河跨界水合作与水冲突中的实施绩效。第一节在提出跨界水资源开发权力维护的绩效评估标准基础上,指出中国水外交保证了中国流域段内的大多数水利项目开发,同时也基本确保了在非我流域段内跨界水资源项目的开展。第二节在对水经贸关系发展绩效评估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水外交为国内流域内的水项目开展提供了保证,有效促进了自身与流域内其他国家的水经济关系的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关系的融合。第三节在对水竞争应对绩效评估标准做简要探讨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水外交虽然已逐步化解中国与湄公河委员会的恶性竞争并有效应对了域外国家的水竞争,但在促成与湄公河委员会形成良性合作关系的表现与应对域外国家水竞争的投入方面尚不尽人意。第四节在提出具体水舆情调控的绩效评估标准基础上,指出中国水外交虽然在回应负面国际舆情上变得更为及时主动且应对负面舆情的角度多样,但是在水舆情调控平台建设与“同理心”表达上仍旧不足。第五节在对外交战略辅助的绩效评估标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尽管中国水外交促进了中国在湄公河地区的部分战略目标实现,帮助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建立起了水信任,并在制约部分湄公河国家非善意战略上发挥了作用,但是中国水外交目前在整体外交战略辅助上的作用仍旧有限。第六节在提出地缘秩序建设的绩效评估标准基础上,指出中国水外交推动了湄公河地区内的水秩序与地区秩序建设,但中国水外交在促进水秩序持续化与地区秩序良性化发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考验。第五章为“中国水外交的升级路径与推进策略”。本章主要探讨中国水外交的升级路径与在湄公河地区的具体推进策略。第一节主要从目标定位、实施主体、实施对象、指向领域、实施原则等六个方面着手,探讨中国水外交体系的具体升级路径。第二节在探讨中国在湄公河地区水外交策略中指出,造成不同水冲突发生的部分原因重叠。因此按某类问题来形成具体的推进策略,过于细碎、也很难区分,更加不利于湄公河整体流域内的水问题的整体解决与水合作水平的提高。因此,本节从加强互信建设、构建区域水资源管理平台、完善水资源合作内容、协调与域内相关合作机制的关系、处理与域外行为体的竞合关系、加强“走出去”企业社会责任、重视水舆论宣传与管理、设立研究湄公河地区中国水外交的智库等方面提供具体的水外交推进思路。第三节主要指出中国水外交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趋势,具体为水外交的功能使用从单一转为复合、水外交的实施持续性延长、水外交之间的互动增多、水外交处理的对象实质发生变化、水外交的“周边外交作用”和水外交理论的系统升级。
其他文献
初中生正处于青年早期,经历着青春期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剧变。在个体自我分化的发展过程中,初中阶段是一个关键期。个体的自我分化水平即他们独立于家庭并和和家庭成员分离,在内心层面上能够区分情绪与理智的能力。自我分化水平的发展对于初中生应对自身身心和环境的剧变、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和身心良性发展。本研究采用吴煜辉的《自我分化量表中文修订版(DSI
《四库》底本,即四库馆臣据以校办并抄入《四库》的四库馆书,其主要特点有:盖翰林院印、书内有删改涂乙处、有校签。《四库》稿本,即从《四库》底本到定本这一编纂过程中形成
热点点击材料一:回望2017年,共享单车火了。共享单车作为“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工具,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方便了大众的出行。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各种
阅读作为一项重要语言技能,一直以来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国内外学者经过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阅读理论,为广大英语教师指明了阅读教学的方向,其中体裁分析和阅读策略备受关注。体裁分析侧重从语篇角度分析同类文章共有的结构和特点,学生掌握一类体裁的结构后能对同体裁的文章产生正向学习迁移,而阅读策略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大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总结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根据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中常见的体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工程隧道穿越地层土质主要为淤泥质粉细砂和粉细砂,地下水丰富,施工时易产生流砂并导致路面塌陷,不能采用明挖施工,而采用矩形顶管掘进技术。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工作井进行了
由于顶管施工不可避免地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引起地层移动,从而威胁邻近地下管线的安全。文中以某地铁站出口市政过街通道矩形顶管施工为背景,通过分析矩形顶管施工时土体与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也是中
良好的师德是立师之本,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该遵循的师德规范主要包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诚实明理和严谨教学。师德修养是个长期的过程,要讲究一定的方法才可
小肠克罗恩病(Crohn),属特异性肉芽肿性疾病,又名“局限性肠炎”、“慢性肠壁全层炎”、“肉芽肿性小肠炎”等。除胃肠道外,还可累及关节、眼、肝、肾及皮肤、粘膜等。X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