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的多样性及主要致病类型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ri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与小麦、水稻、玉米并称为世界四大作物。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并实施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亿亩以上。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PCS)是由土传、丝状、腐生链霉菌引起的。该病害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并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本研究主要对山东地区的马铃薯疮痂病病薯样品进行系统采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采用PCR方法对病原菌致病基因进行检测;对分离获得的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进行系统鉴定;利用萝卜幼苗法、小薯片法和盆栽试验对其致病性进行验证。主要结果如下:(1)山东地区马铃薯疮痂病主要的病斑类型有4种,分别为凹状病斑、凸状病斑、平状病斑和网状病斑。并且大部分地区都含有这4种疮痂病病斑。(2)对山东地区马铃薯样品中不同类型的疮痂病斑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从山东地区采集样品中共获得放线菌536株,其中病原菌62株,检出率为11.6%。由鉴定结果可知,山东地区至少存在两种病原菌,分别为S.scabies和S.acidiscabies。滕州、胶州、泰安获得的病原菌为S.acidiscabies;威海分离获得的病原菌为S.scabies;高密分离获得的菌株有两种,为S.scabies和S.acidiscabies。(3)通过PAI上txtAB、nec1、tomA三个致病基因的PCR检测发现,山东地区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PAI的基因型具有多样性,其基因型分别为txtAB+/nec1+/tomA+、txtAB+/nec1+/tomA-和txtAB+/nec1-/tomA-三种。(4)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验证,发现其均能使小薯片产生褐色坏死斑,抑制萝卜幼苗生长,并在盆栽试验中使马铃薯产生疮痂病典型症状。(5)因为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S.scabies和S.europaeiscabiei的16S rDNA相似性极高,所以S.scabies和S.europaeiscabiei不能通过16S rDNA测序进行有效区分,需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通过HPY99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确定分离的12株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为S.scabies。
其他文献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还没有发生过成功操纵股指期货的先例。    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结束后,中国承诺将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股指期货产品,这也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与猜想。部分人士担心股指期货引进外资会引发金融危机。这是否与市场的运行实践相吻合?    “操纵论”?    有观点认为,境外机构资金量大、拥有美元和大宗商品话语权,进而将利用这些优势操纵中国股指。持操纵论观点的人其实对
区块链智能合约为不可信的分布式环境提供了去中心化的可信一致存储服务。但是相比于传统中心化数据库,目前区块链平台的吞吐量的过于低下导致它在多数应用中无法替代传统数
积极融入互联网+,重点、打造两报、两微、一网、一屏、一端的互联网+媒体的传播矩阵,在本土实现内容、品牌、价值、服务、经营的互联互通,达到巩固本土龙头。拓展本土市场,实
文章在分析了井水灌溉水稻容易发生冷水害及其防治措施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0,h)模型,建立了井灌水稻区晒水池内的水温模拟模型GM(0,2),并利用GM(1,2)作对照,结
随着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接入,配电网的过电压问题愈发严重,传统对所有光伏进行集中式电压控制的方法变得过于复杂,难以满足控制时间尺度的要求。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块度
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新闻以发现、探究问题监视社会环境的职能得以回归,以“访谈”、“透视”、“关注”为栏目的问题新闻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在这一背景下,对问题新闻报道的研
文章分析了丹东地区降水的形成及分布特征,分析了河川径流的产生及分布规律,影响暴雨洪水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暴雨洪水的防治对策.
近年来,新闻报道特别是舆论监督侵权的高发生率让新闻界和法律界人士格外注目。所谓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媒介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格权造成不法
本文介绍了TOPSIS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评价过程.并将其应用于浑河沈阳城区段的水质评价。通过对各污染因子指标值的极值归一化处理,使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用该方法评价水质
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检验大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一直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