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科书这样一部“微型百科全书”中,除了语言、文学、语法等语文知识外,还包括生物、历史、地理、数学、建筑、物理等其它学科知识。要想将课文讲透彻,就不能忽视这些学科知识的渗透和延伸。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毕业于中文师范专业的语文教师们对这类知识总是有所欠缺,在教学中对与语文密切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或是忽略不讲,或是一带而过,即便讲,往往由于知识的局限性,给了同学一个模糊乃至错误的概念,影响学生对正确知识的掌握。本文主要以语文教科书中的动植物知识为研究对象,从教科书中容易被忽略的动植物反观语文教材,指出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的生物知识错误和教师在教学时容易出现的生物知识错误;从对这些错误动植物知识的解析中探究语文教师应具备基本动植物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注重在教学中运用跨学科思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沪教版初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与动植物知识有关的课文篇目所占比例进行分析,论述这些动植物知识是语文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从而指出教师如若对相关动植物知识有所了解、掌握和运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第二部分从语文教科书中具体涉及的动植物知识入手,简要梳理语文教科书中错误的动植物知识,如生物概念解释错误、生物种类分类错误等,并论述这些错误知识的存在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语文教学,应该加以修正。第三部分从语文教学中具体涉及的动植物知识入手,梳理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动植物知识错误,如错误理解生物概念,错误分类生物种类,并论述这些错误动植物知识对学生的影响,应该加以注意。第四部分从语文教科书中应该补充的动植物知识入手,梳理出对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帮助,但教科书中又没有加以注释或注释不完全的动植物,教师在教读这些课文时,应注意补充相关动植物知识。第五部分强调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基本动植物知识积累,主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科学素养,培养跨学科思维,成为一名既重语文素养又重科学素养的优秀教师,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