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增值税税率下调对食品制造业的影响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0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国之经济的中流砥柱,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学界普遍认为,税负过重是制造业难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为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助力中国经济转型,我国增值税继全面营改增之后,又经历3次税率调整:2017年取消13%档税率,将农产品等税率降为11%;2018年将17%与11%两档税率各降1个百分点;2019年将税率从16%下调至13%,从10%下调为9%。增值税税率的大幅下调,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先进制造业利用其自身优势以及国家政策扶持而迅速发展壮大,作为传统制造业之一的食品制造业发展速度却不断放缓。由于国家对农产品的补贴政策,食品制造业销项税率与进项税率之间存在税率差,由此出现的“高征低扣”使食品制造业税负增加。因此,增值税税率下调能否减轻食品制造业税负,实现食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本文的研究中心。首先,分析增值税税率下调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角度阐述增值税税率下调对食品制造业税负与经营业绩的影响。发现税率下调后,食品制造业的税负减少,且减税效果优于其他制造业行业。税率下调对经营业绩的影响受企业议价能力的强弱而表现出不同结果。其次,结合34家A股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将税率下调前后税负与经营业绩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上述分析进行验证,同时,探究其他可能影响食品制造业税负与经营业绩的因素。其中,企业议价能力不仅会影响经营业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税负。对食品制造业企业而言,上下游企业的议价能力越强,则企业自身在供应链中的议价能力越弱,企业的税负越难向两端转嫁,企业税负减轻的越少。营业成本率高可以降低税负,但却不利于经营业绩的提升,这警示食品制造企业从长远考虑应控制成本。存货周转率对经营业绩有负向影响,与税负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企业规模则相反。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影响程度还需增加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增值税税率下调实现了为食品制造业减负的目的,但要想促进经营业绩提升还需多方面努力。并据此提出几点建议:应完善增值税制度,统一食品产业税率,给予食品制造业更多税收优惠;应提高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效率,在保障税收收入的同时,更好的为纳税人提供纳税服务;应激发食品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力。
其他文献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的是土地问题。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是土地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法律授权、政府推动、协会引导、企业支持和农民参与是土地规模经
英国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城市自治是地方自治的一种形式。中世纪英国政治上分散的权力格局为其城市自治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自治特点,即这一时期的自治城市分属于不同的权力中,有的由国王管控、有的由教会管控、有的由贵族管控。到了近代早期,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以及至高无上王权的形成,英国城市自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一时期,自治城市处于以王权为代表的国家管控下,国家通过枢密院派遣人员到自治城市,
作为国家经济的中坚力量,国有经济承担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一直支撑着我国重要行业和领域,但由于政府一股独大的治理模式与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不适配,导致连年亏损、苦苦经营的情况层出不穷。国有股持股比例过大不仅为财政造成负担,同时也阻碍了其他有实力的资本进入企业,股权制衡机制的缺乏使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失衡,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而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出发点就在于通过对异质股东的引进,使产权
新疆的稳定和发展与国家安全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一体。具备多种语言能力,是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交流、保障国家安全的一个基本要素。
通过分析北江石角站实测径流资料,应用变化范围法(RVA)评估北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认为总体上属低改变度到中改变度阶段,个别指标达到高改变度;干支流径流式水库,其枯水期运行
介绍了福建省在加强林业站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成效,以及福建省基层林业站在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方面好的做法与经验。 Introduced the achievements of Fujian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