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建设模式相互效仿,许多城市定位不明确,建设所需的基础不完善,建设的时机不成熟,以及政绩考核的双重驱动,城市之间盲目跟风攀比,出现“千城一面”。加上对建成智慧城市必需的城市要素和城市现有的发展潜力认知模糊,导致智慧城市建设面临许多挑战,并且相继产生崭新的城市问题,甚至出现城市的“空壳化”和“孤城”现象,缺乏城市应有的活力和生机。智慧城市发展潜力反映了一个城市具备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测评维度,特别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期论证和城市现状识别尤为重要,并且对建设时机的选择,建设模式的创新,建设标准的规范和管理运营息息相关,所以对智慧城市发展潜力的测评势在必行。首先,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述评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文章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进而阐释了智慧城市发展潜力评价的基本理论,探索了智慧城市发展潜力的主要内容,分析影响智慧城市发展潜力的因素,并阐释了智慧城市发展潜力评价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其次,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分析了智慧城市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智慧城市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智慧城市发展潜力评价指标进行了解析。再次,分析了文章中方法模型选取的缘由和依据,阐述了灰色关联理论和BP神经网络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算法流程,并且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BP神经网络(GRA-BPNN)的智慧城市发展潜力评价模型。最后,以国内15个智慧城市为研究样本,根据所设计的BP神经网络的基本网络结构,以MATLAB软件作为仿真平台,进行模型的训练和仿真。并且将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与熵权法的评价结果,灰色关联的评价结果,TOPSIS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并从改善智慧城市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选择科学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提高智慧城市建设的能力和强化智慧城市发展的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为解决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问题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