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设计了0、25、50、100、200、400mg/kg六个喹乙醇水平,分别添加到蛋白水平为29.92%的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稚鳖基础料中。通过生长实验和生化分析实验研究了喹乙醇对稚鳖(14.55±0.24g)摄食生长、饲料利用、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身体营养组成、身体外部形态、内脏解剖特征、氮收支和能量收支的影响,探讨了喹乙醇对中华鳖的影响及其促生长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喹乙醇对中华鳖稚鳖的摄食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在25-200mg/kg喹乙醇添加剂量范围内,随添加剂量的增大,摄食率显著降低,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升高。 2、喹乙醇对中华鳖稚鳖特定生长率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在25-200mg/kg喹乙醇添加剂量范围内,随添加剂量的增大,中华鳖稚鳖的特定生长率有升高趋势。 3、喹乙醇显著影响了中华鳖稚鳖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随喹乙醇添加剂量的增加,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逐步升高,在50mg/kg时达到最大值,此后又缓缓降低。 4、喹乙醇对中华鳖稚鳖营养组成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有提高鳖体中粗灰分及降低鳖体中粗蛋白的趋势。同时显著影响了中华鳖的外部形态,使鳖体的体型偏扁。此外,喹乙醇对中华鳖稚鳖的胃壁有一定的损伤作用,而且在400mg/kg时胃壁损伤率较高。 5、未添加喹乙醇的蛋白水平为29.92%试验料的氮收支模式为: 100 C_N=18.21F_N+41.88U_N+39.91G_N 加入喹乙醇后显著影响了粪氮和生长氮在摄入氮中的比例,粪氮占摄入氮比例的最小值出现在50mg/kg,而生长氮占摄入氮比例的最大值出现在200mg/kg,200mg/kg时的氮收支模式为: 100 C_N=14.16F_N+39.90U_N+45.94G_N 6、未添加喹乙醇的蛋白水平为29.92%试验料的能量收支模式为: 100 C_e=27.01F_e+3.02U_e+42.95R_e+27.02G_e 加入喹乙醇后显著影响了粪能和生长能在摄入能中的比例,同氮收支的变化一样,粪能占摄入能比例的最小值出现在50mg/kg,而生长能占摄入能比例的最大值出现在200mg/kg。此外,喹乙醇有降低中华鳖代谢能的趋势,而且喹乙醇添加剂量越大作用摘要越明显。20om留kg时的能量收支模式为: 100 Ce== 21.88F。+2.88U。+42.78凡+32.46Ge通过对以上结果的分析讨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本实验条件下,哇乙醇对中华鳖稚鳖生长最明显的作用是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添加20Om叭g喳乙醇的稚鳖比未添加组饲料转化率提高了43.47%。喳乙醇主要是通过提高中华鳖稚鳖的消化吸收率来显著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2、哇乙醇显著影响了稚鳖的氮收支和能量收支,生长氮和生长能分别在摄入氮和摄入能中比例的显著增加主要来自于粪氮和粪能的降低。哇乙醇促生长的能量学机制主要在于它显著降低了粪能在摄入能中的比例,其次是降低了中华鳌的代谢能。50mg瓜g的哇乙醇提高稚鳖消化吸收率的作用最显著,随哇乙醇添加剂量的加大则对代谢能的降低作用加强。 3、从喳乙醇对稚鳖消化率、氮收支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变化中可以看出,哇乙醇主要是以提高饲料消化吸收效率的机制来提高蛋白质和能量的沉积进而达到促进生长的目的。其次,哇乙醇对稚鳖的代谢率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4、中华鳖稚鳌的品质并没有因饲料中加入喳乙醇而得到显著改善,相反,鳖体蛋白质的含量还有下降的趋势。高剂量哇乙醇对中华鳖稚鳖的胃壁有较重的损伤作用,给中华鳖的健康带来隐患。 5、建议在实际生产中稚鳌阶段喳乙醇的使用量为50mg吨,幼鳖和成鳖要限制使用,同时积极开发替代哇乙醇的高效饲料添加剂。但正如抗生素的使用,在没有完全替代之前,可能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杜绝,因此,喳乙醇在水产动物的养殖中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量和使用期。此外,在开发替代哇乙醇的新型添加剂时要首先从能改善动物肠道菌群的组成与数量、提高消化率的角度去思考。例如开发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的微生态制剂及能够发挥抗菌活性提高消化率的中草药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