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青年团的起源与发展(1926—1945)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ln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议会民主制共和国,但是它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三、四年,就被黑暗、反动的第三帝国所取代。纵然魏玛共和国是一个畸形产儿,是一个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但是希特勒能够上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能够成功地把德国的法西斯运动——纳粹运动发展成一种群众性的运动,同时,纳粹党崛起的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青年人给了其强有力的支持。 在纳粹运动发展历史中,希特勒青年团是一个重要的组织,也是青年支持纳粹党的最重要团体。本文通过系统考察希特勒青年团的发展历史,希望解决的是:希特勒青年团与纳粹党的关系如何演变?希特勒青年团的体制如何?它是否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反抗力量?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力图找出纳粹党得以吸引众多青年的原因。 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四章。以1926—1945年希特勒青年团发展的历史为主线,详细分析了希特勒青年团的发展、理念、社会成份和组织结构。 第一章是全文的“背景”,详细论述了希特勒青年团成立的前前后后。包括德国青年运动兴起的背景、1926年前的民族社会主义青年运动和希特勒青年团的成立过程。通过背景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德国有着青年运动的传统,而早期的纳粹党青年组织就是在青年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经过一战的洗礼,各个政党都开始纷纷重视青年的力量,而青年也表现出对政治的兴趣以及改变政治的能量,在这个背景下,纳粹党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青年组织——希特勒青年团。 第二章讨论的是1933年前希特勒青年团的发展。包括与纳粹党关系的演变、内部斗争的过程以及领袖更迭风波。自1926年希特勒青年团成立后,它的地位就十分微妙。因为纳粹党早期对青年并不重视,加上民族社会主义的思想十分模糊,并没有一种准确的解释,因此希特勒青年团早期享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纳粹党逐渐重视了青年对于夺权的作用,因此开始加强对希特勒青年团的控制,采取的最主要手段就是废除第一任全国青年领袖,改任希特勒完全信任的同志出任希特勒青年团的领袖,从此希特勒青年团逐渐成为纳粹党夺权手
其他文献
车载摄像系统中,由于摄像机随车体晃动导致输出的图像序列不稳定。论文通过对电子图像稳定中各个技术环节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稳定算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
祝允明为明中叶吴门书派之领袖,其狂草上承张旭、怀素、黄庭坚之遗风,下开明末浪漫主义书风之先河。由于祝允明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及个性思想解放思潮相继出
本文着重论述阿马蒂亚·森在强调权利方面对福利伦理所作出的主要贡献。作为一个在福利经济学领域德高望重,以致成为与“福利经济学”这个名词相提并论的经济学家,森在他的福利
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不仅使跨国公司的生产和资本跨越了国界,也使传统上集中于母国的研发活动分散于全球。研发国际化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之一,理论界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主
本论文以六朝时期乐教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对当时的乐教状况加以研究。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分裂的乱世,王朝的频繁更迭造成官学的时兴时废,但
开放式基金自2001年9月在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以来,经过四五年的发展,其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截至到2005年12月31日,我国已经先后发行了211只基金,分别由49家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南方作家,他的小说在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对福克纳的研究有如恒河沙数,对于其小说中的时间问题也已有诸多的研究成果,其中尤
货币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所
本文通过对自画像的图像分析,结合传记研究,重在梳理艺术品图像学意义上与艺术家生命的内在关联,揭示艺术家生命“存在”的基本特质,以期对艺术本义的深入理解,纠正单纯图象解析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已经脱离了小作坊式生产而转为工程化生产,软件项目也日益庞大、复杂,软件质量与项目管理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软件项目成功的关键。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