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的南海电网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ongying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故障录波装置所记录的数据为工作人员正确分析故障原因、研究反事故对策、及时处理事故及评价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的正确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然而,由于故障录波装置的分布分散及其数据传输的数据量大、间断性强等特点,故障录波装置所产生的大量有用信息尚未得到统一有效的管理,故障信息的监控、系统故障及保护动作行为的分析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已不能满足电力运行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水平要求,故障录波器联网并进行故障信息管理已成为必然的需要,南海电网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应此问题而生,本论文就此课题进行了研究和开发。 故障录波装置的联网是实现故障信息管理的关键,本论文通过综合比较南海电网内的串行通讯网络、以太网络、微波电话网络三种通讯网络的优劣,结合故障录波数据远程传送的特点,采用了直接将故障录波装置接入以太网络,与同样挂在以太网内的通讯前置机进行通讯的组网方式,成功的实现了故障录波装置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联网。 本系统采用了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使用VisualC++语言进行开发,在对充分调查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应用模块化编程,建立既相对独立又可灵活挂接的各种功能模块。本系统根据南海电网内两种型号RFW-100及SH2000录波装置的通讯规约的特点,对其通讯规约进行计算机解释,进行故障录波数据、故障录波器运行状态等信息的提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傅立叶变换,将提取上来的故障录波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实现故障波形绘制、谐波分析、故障测距等录波数据分析功能。 此外,本系统采用数据库存取对象技术ADO,将故障录波数据直接写入同样挂接在以太网络内的南海电网二次信息管理MIS系统的相应数据库的数据表中,由MIS系统将故障录波数据及其分析进行Web发布,实现故障录波数据的共享。 本系统完成后,经过了详细的调试检验,现已投入运行大半年,其运行情况表明,本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可靠、性价比较高,实现了故障信息的远方提取及管理的目的,提高了南海电网的自动化水平,改善了南海电网的管理模式。
其他文献
沪上报刊界向为进步文士聚集之地,包天笑(1876~1973):“辛亥革命时期的《太平洋报》,几乎全部是南社中人.”维新党人、同盟会员、国共两党高干亦多出文化界.如康有为、梁启超
期刊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大,使得电力网络日趋复杂。区域电网联络的更加紧密,使得系统中某些元件故障而引发连锁故障的可能性不断增大,这种潜在威胁所导致的的严重后果莫过于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引发电力网络大面积故障事故发生的源头往往是系统中少数薄弱环节的存在所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科学分析的手段寻求一种有效方法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辨识,针对电网脆弱环节的分析应运而生。电力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确立了电力工业先行的地位。而从各时期电力生产与经济增长的比较来看,电力生产
近年来,中国风力发电发展十分迅速,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风电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的风电装机在全球排名第一,占世界风电装机总量26.3%,超过6000万kW,风电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功能逻辑上可分配在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三个不同的层。三层之间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网络系统实现连接,即连接站控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的站控层网络(St
电驱动系统相对于内燃机系统在节能、环保和性能等方面均具有优势,因而在现代交通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电驱动系统,安全可靠地持续运行至关重要。为此,论文重点
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都在大力倡导走节能降耗型的发展之路,做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我国也不例外。继续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目
电力系统的中心任务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经济和优质运行。由于无功缺乏引发电压崩溃乃至大面积电网瘫痪的事故的发生给全球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进行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规划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