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已建成的各级沥青道路按车道里程计算已超过一百多万公里,其中 SBS改性沥青路面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同时每年都有一大批沥青路面需要进行大中修养护,而铣刨作业则是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面对日益匮乏的石料资源,以及快速增长的路面铣刨作业量,如何提高路面铣刨料的再生利用率,提升路面铣刨作业效率,已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热点。 理想的铣刨效果应该是尽可能使粗集料与沥青胶浆剥离,同时避免石料的破碎并防止铣下较大的路面团块。然而,目前的铣刨机械对于不同的旧沥青路面都是采用同样的铣刨工艺,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胶结料、不同老化程度的路面铣刨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 针对传统铣刨方式存在的问题,通过对SBS改性沥青胶浆老化规律的研究,得出不同服务年限SBS改性沥青胶浆的老化性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服务年限路面的铣刨过程进行研究。利用老化后的改性沥青制备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并使用离散元软件PFC建立三维沥青混合料试件模型进行单轴压缩模拟试验,以校核模型参数。采用校核后的模型参数建立用于模拟铣刨过程的离散元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的刀具参数分别对旧路面的铣刨过程进行模拟,探究最佳的刀具参数。 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所采用刀具尺寸和AC-16级配下,首先,在铣刨过程中刀具的受力呈现出强烈的波动性,且其受到的最大应力可能出现在 X、Y、Z中的任何一个方向。其次,切削速度及切削深度对刀具受力的影响较大,而切入角对刀具受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再次,在对服务年限为10年左右的旧沥青路面进行铣刨时,推荐选择铣刨速度为0.5m/s、切削深度为20mm、切入角为45°的刀具参数,以追求更低的刀具受力。最后,应当尽量避免采用切削速度为1m/s、切入角为40°、切削深度为25mm的刀具参数,以防止出现铣下较大路面团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