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评价,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米歇尔·斯克里芬于1969年提出,我国学者又称“元评估”(徐枞巍)、“再评估”(周志刚)、“再评价”(吴钢)、“后设评价”(陈玉琨)等,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运用可行的科学方法,对教育评价方案、教育评价结果和获得结果的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对教育评价作出价值判断,也就是对教育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现实性等进行评价”。本论文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的研究就属于元评价,因此在内容和方法上也以此为基础,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估的环境和评价方案进行了系统深入地分析。 本论文主要从评估组织者、评估者(或评估专家)以及时间因素三方面对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估的环境进行了分析,以求建立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估环境。首先联系评估组织者的实际作用,对评估组织者提出了须遵循的要求;其次,从数量和信度上对评估专家选取进行了研究,并得出比较有价值的结论;此外,还联系评估实际,对评估时间提出了更合理的安排。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价方案由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等三部分组成,要求评选出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科学研究工作要在本学科有创新、有突破,应达到国际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要满足这一要求,就必须有简洁、明了、层次分明的指标体系结构,明确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因此,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本论文对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并建立了新的评估数据处理模型。 这些研究工作从理论上完善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相对地能更客观、公正地评选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保证优秀博工学位论文的质量。这对于博士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推动我国教育评估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