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TCC的微流道热管理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通信的不断进步和微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产品逐渐趋向于小型化和高密度化,其封装密度也不断地提高,对于散热要求也日益增高,因此对于散热技术的研究也愈发重要。T/R组件作为有源相控阵天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温组件,其散热性和均温性也是目前有源相控阵天线散热中研究的重点。而传统的风冷技术对于高热密度芯片的散热不够理想,相比之下微流道散热器则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针对目前现状,本文以有源相控阵天线中的T/R组件为散热研究目标,并建立等效的模拟热源,对基于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LTCC)的微流道散热器的设计、优化及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针对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热控设计要求,结合LTCC材料加工工艺水平的限制,从流道结构及其拐角结构、流体流速和流道压强以及金属通孔的分布全方面分析了针对有源相控阵天线散热的微流道散热器的热设计过程。本研究首先在CAD软件中建立微流道散热器的基本模型,接着利用仿真软件ANSYS Icepak对流道结构进行优化,通过不同结构流道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得出最优流道结构参数。为了满足高热密度芯片的散热和均温性要求,本文对传统的金属通孔的排布方式进行了优化,通过在金属铜柱的上、中、下部分分别添加金属金涂层的方式提高横向热扩散和热源的温度均匀性,然后在Icepak中建立金属通孔和金属金涂层的等效热阻模型进行散热分析,得出在热源热密度为100W/cm2时,热源最高温度为48℃,最大温差为7.5℃的散热仿真结果。接下来,本文对传统的LTCC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制作出微流道散热器实验样品,且以此为基础搭建微流道散热器的相关实验测试平台,测试通过本文设计优化所得的微流道散热器热源的表面温度,测试结果表明,测温点最大温度为48.5℃,最低温度为39.0℃,温升为9.5℃。将实验测试所得结果和仿真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可知,测温点的温度误差最大为2.3℃,最大误差不超过6%,误差较小,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同时经过该微流道散热器的实际散热测试,热源最高温度不超过50℃,整体温升不超过10℃,散热效果良好,满足了热源的散热需求。说明该微流道散热器能满足热源的散热要求,验证了本文微流道散热器设计、优化及制作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纳米MOS器件凭借性能高、功耗低、集成度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电子设备系统中。然而,航天器电子设备所处的空间环境包含大量辐射粒子和射线,这些辐射粒子和射线会与电子设备上的元器件发生相互作用,引起器件性能退化,甚至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航天器故障。与此同时,随着器件尺寸的不断缩小,其自身可靠性问题日益严重,BTI效应是其中关键问题之一。而纳米器件相比于大尺寸器件,其辐照效应与可靠性问
随着木材资源供求关系日益紧张,原材料多元化是今后人造板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中农作物秸秆产量大、来源广、种类多,是木质资源的理想替代品。但秸秆强度普遍不高,而大片刨花具有强重比高、施胶量少、稳定性好等特点,用大片木刨花和秸秆碎料制备的木材-秸秆突变结构碎料板不仅可以缓解木材资源短缺现象、提高秸秆利用率,还可解决传统人造板强重比低的问题,为高性能人造板的研究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以稻草秸秆
降水格局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未来气候变化下,较为频繁和严峻的干旱将威胁地球中纬度部分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但树木水分利用策略如何响应季节性干旱胁迫尚不
本试验分为两个部分:四种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代谢、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三种糖作为碳源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对芽孢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影响两个部分。通过研究不同的糖作为碳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代谢、免疫和肠道菌群以及对肠道常见益生菌增殖的影响,能够为今后的养殖及饲料中微生物制剂的添加提供理论依据,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产量。实验一:本试验旨在研究四种常见的糖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代谢、肠道消化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
油气资源开发过程扰动资源开采地区原始的自然环境、地质地貌和水文情况,因占压土地、落地原油、注水采油、水力压裂等导致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成为影响油气产区生态环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是对同一地理位置不同时间获取的多幅遥感图像进行分析和检测,得到地物类型发生变化的区域的一项任务。传统的变化检测算法从多时相图像的差异图中提取变化特征,经过阈值分割得到变化图。差异图的质量和阈值的选取直接影响变化检测的精度。而差异图的质量往往受到成像因素影响,阈值通常也难以确定,导致变化检测的精度不高且自动化水平较低。卷积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大量数据训练,自动提取变化类特征信息,生成变化
薤白(Allium macrostemon Bunge)是石蒜科(Amaryllidaceae)葱属(Alli um)多年生草本,药食同源植物。原产中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远东。有关薤白谱系地理学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筛选13条ISSR引物和叶绿体基因Ps b A-trn H片段相结合对薤白的谱系地理学开展研究,同时基于现有地理分布数据与气候数据,采用生态位模拟MAXENT软件预测薤白在各个时期的
在自然界中,鱼类经常遭遇不同程度的捕食胁迫。为此,鱼类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反捕食策略。与其他反捕食策略相比,鱼类的反捕食行为较为高效,且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因此备受关注。为了考查(1)捕食胁迫和饥饿经历对鱼类个体及群体反捕食行为的影响;(2)捕食胁迫对鲤科鱼类个性行为特征影响的种间差异,本论文开展了如下两方面的研究:(1)捕食胁迫经历和饥饿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行为
随着世界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各国在文化层面交流的日益密切,中国将优秀传统文化的“走出去”作为战略国策,发挥其传播国家正面形象的作用,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并展现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当下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一,访谈类节目正是中国大力推动对外开放的重要媒介。因此,人们对中国访谈类节目及其口译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是一篇基于《开讲啦》系列节目的中译英模拟同传任务实践报告。《开讲啦》节目属于访谈类节目,作
杨宪益是享誉国内外的资深翻译家,他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杨宪益希望通过自己翻译的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宣扬中国文化。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经典文学的代表,最初由于杨宪益的翻译为国外所熟知。而在对杨宪益译者行为研究中,还没有专门从译者文化协调角度进行探讨。本文在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以译者协调理论为基础,运用周领顺教授的客观描述方法译者行为视域,结合杨宪益的翻译初衷,通过分析在翻译鲁迅小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