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的管理系统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前期已研发完成的一款辅助手机应用程序(APP)管理支气管哮喘患者,建立医患全面、实时、动态的管理平台,探讨该管理模式对患者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FeNO及医疗支出(直接与间接经济支出)等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连续入组符合条件的初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总计203例,按照患者个人意愿入组,排除主动退出患者,分为线下组42例和线上组42例。线下组每月电话随访,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至河南省人民医院门诊复查肺功能、FeNO,并记录哮喘控制问卷(ACT、ACQ-5)结果、医疗支出等信息,线上组每周通过哮喘慢病管理APP患者端界面填写哮喘控制问卷,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至当地或我院门诊复查肺功能、FeNO或使用家用简易肺功能仪复查肺功能,将数据监测结果上传至医生端,实时接受医师指导建议。
  结果:1、线上组哮喘患者入组时完全控制水平低于AP-AIM调查的哮喘完全水平(2.0%),干预后完全控制率高于2008年我国10个城市的三甲医院调查结果(28.5%),且高于发达国家(47%、45%)调查结果。2、线上组哮喘控制问卷(ACT、ACQ-5)结果在随访第1、3、6个月时较入组时有改善趋势,与线下组相比无差异,但随访至第12个月时,线上组的控制水平低于线下组。3、肺通气功能各指标(FEV1/FVC%、FEV1%pred、FEV1)改善情况随时间变化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与线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4、FeNO值随时间变化较入组时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与线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5、随访12个月,线上组在不同随访时间点医疗支出水平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较线下组差异显著。
  结论:借助以智能手机为终端的哮喘管理平台为哮喘患者的诊疗及随访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可接受的、方便实用的管理模式,改善哮喘控制水平,巩固哮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医疗支出。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临床特点、遗传学特征、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以2016WHO血液肿瘤分类标准为诊断标准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初诊MPAL患者的资料,分析细胞遗传学核型、融合基因、基因突变情况、治疗经过及预后。  结果:  31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39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
期刊
学位
背景: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其病变程度不仅与感染真菌的类别、真菌的毒力有关,也与宿主的抗真菌免疫反应有关。真菌性角膜炎角膜内中性粒细胞的募集是抵抗真菌最重要的防线[1]。中性粒细胞是真菌性角膜炎的关键免疫细胞。在感染早期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角膜来杀灭真菌,同时过度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也会造成许多组织的损伤[2]。昼夜节律描述了一个以24h循环的方式振荡的生理现
目的:  通过对于2013年至2017年在河南某三甲医院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状况、一般情况等分析,了解UC的流行病学,观察UC的临床特点,总结UC的变迁特点,从而为中国的UC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48例UC患者。收集UC患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家
期刊
会议
研究背景和目的: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均为慢性阻塞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二者的气道炎症类型是不同的。在一些患者中,哮喘和COPD的特征可以共同存在,我们称之为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 ACOS)或者哮喘-COPD重叠(Asthma-COPD Overlap,ACO)。据研究显示,ACOS的患病率占气道阻塞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