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下调下丘脑弓状核TLR4表达对肥胖相关性代谢紊乱的影响目的:探讨下调下丘脑弓状核TLR4表达是否能够改善肥胖相关性代谢紊乱。方法:通过给予5周龄SD大鼠高脂喂养14周来建立食源性肥胖大鼠模型,然后在第15周,采用立体定位注射技术,将TLR4 sh RNA慢病毒颗粒导入下丘脑弓状核区,限制性地下调弓状核区TLR4的表达。注射慢病毒颗粒4周后,采用经腹腔注射糖耐量试验检测大鼠体内葡萄糖稳态;采用经腹腔注射胰岛素耐量试验检测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情况;经腹腔注射丙酮酸试验用来检测大鼠的糖异生情况。采用常规H&E染色方法检测肝脏及脂肪组织的病理变化。下丘脑Tlr4,Tnf,Npy和Pomc基因的m RNA表达以及肝脏的Ccl2,Tnf以及几种代谢酶基因(包括Pklr,G6pc,Fasn和Acaca)的m RNA均通过荧光定量RT-PCR进行检测。结果:我们的研究证实下调下丘脑弓状核TLR4的表达可以显著地减少大鼠的体重增长和进食量,改善外周的葡萄糖稳态、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减少糖异生,同时伴随着下丘脑TNF-α,NPY表达下调,以及POMC表达上调。另外,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特异性下调下丘脑弓状核TLR4表达可以部分性地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肝脂肪变性和脂肪细胞肥大,同时也伴随着肝脏内糖、脂代谢相关的基因以及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下调。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证实下调下丘脑弓状核TLR4的表达能有效抑制下丘脑的炎症反应,并改善了肥胖相关性糖脂代谢紊乱。该研究结果明确了下丘脑的TLR4信号通路是一个治疗肥胖的潜在干预靶点。为下一步开展肥胖的中枢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二、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在肥胖相关性肾病模型肾小球内的表达变化目的:目前的研究发现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在数种肾脏疾病的病理改变中存在着相似的表达变化。但是对于Cx43在肥胖相关性肾病中是如何表达的,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Cx43在肥胖相关性肾病模型肾小球内的表达变化特点,为进一步的干预研究奠定了基础。方法:给予5周龄SD大鼠喂养高脂饲料18周建立肥胖相关性肾病模型。采用PAS染色法评估肾小球的组织病理变化。利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测足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观察其足突融合、消失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实时定量RT-PCR技术以及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足细胞损伤指标(nephrin、podocin和WT1)和肾小球Cx43表达变化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该肥胖相关性肾病大鼠模型存在明显的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系统性炎症反应以及微量白蛋白尿。与对照组相比,ORG大鼠的肾脏肥大、肾小球扩张并伴随有炎症细胞的浸润,其肾小球足细胞也出现了明显足突融合现象,并伴随有nephrin表达减少,足细胞数量下降。进一步的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ORG大鼠肾小球的Cx43表达出现了明显的上调改变。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肾小球Cx43的过量表达可能与炎症细胞浸润存在一定的关系,提示Cx43是一个治疗ORG的潜在干预靶点。三、肥胖及超体质量对普通肺炎患儿住院时间及总病程的影响目的:探讨肥胖及超体质量对普通肺炎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总病程的影响及可能的原因。方法:共有455例2~7岁的普通肺炎患儿纳入本研究,包括147例肥胖儿童,141例超体质量儿童以及167例正常体质量儿童。然后根据年龄,进一步分为2~4岁年龄组和4~7岁年龄组。通过查阅病历管理系统,收集患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住院时间、总病程、外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体液免疫指标(Ig G、Ig A)、细胞免疫指标(CD4+T、CD8+T)及反复肺炎病史。结果:在2~4岁年龄组内,肥胖及超体质量的普通肺炎儿童的平均住院时间均较正常体质量儿的长(P分别为0.037和0.009),肥胖儿童的总病程也较正常体质量儿的延长(P=0.014);在4~7岁年龄组内,肥胖及超体质量的普通肺炎儿童的平均住院时间及总病程均较正常体质量儿的长(平均住院时间:P分别为0.002和0.000;总病程:P分别为0.004和0.001)。在2~4岁年龄组内,肥胖、超体质量及正常体质量儿的外周血细胞计数、CRP、ESR、Ig G、Ig A、CD4+T、CD8+T、CD4+T/CD8+T及反复肺炎病史均无明显差异;在4~7岁年龄组内,肥胖及超体质量及正常体质量儿的外周血细胞计数、ESR也均无明显差异。但是肥胖、超体质量儿的体液(Ig G)及细胞免疫指标(CD4+T、CD4+T/CD8+T)均较正常儿童下降,肥胖儿童表现更为明显。并且肥胖及超体质量儿更易患反复肺炎。结论:2~7岁肥胖及超体质量的普通肺炎儿童较正常体质量儿需要更长的住院时间,其肺炎总病程也相对延长。免疫功能受损在4~7岁年龄组患儿中发挥主要作用,而在2~4岁年龄组中,非免疫因素可能起主要作用。四、肥胖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伤的关系目的:肥胖对肾脏的影响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于肥胖是否可以增加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伤的风险,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既往5年在我科就诊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患儿的所有临床资料均收集于我院的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收集时间范围是2010年1月到2014年6月。采用单因素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了与肾脏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因素。结果:在141名患儿中,有45名存在肾脏损伤情况。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起病年龄大于7岁、持续性皮疹、肥胖、确诊时间大于14天以及补体C3降低均增加了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损伤的风险。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OR 4.43,95%CI 1.896 to 10.358)、起病年龄大于7岁(OR 2.81,95%CI 1.142 to6.907)和持续性皮疹(OR 2.57,95%CI 1.119 to 5.909)是HSP患儿肾脏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肥胖显著增加了HSP患儿肾脏损伤的风险,同时验证了既往研究的结果,包括起病年龄过大以及持续性皮疹也是HSP患儿肾脏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