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病毒性肝炎病毒(E52株)在增殖病毒的过程中,运用非免疫鸡胚进行传毒,致使种毒受到污染。应用聚乙二醇-Sephadex G100柱层析-透析法纯化了污染病毒,电镜下观察到大小为70~80nm,无囊膜,20面体对称的病毒颗粒,符合腺病毒的形态学特征。 挑选了4条随机引物对此未知病毒分别进行反转录PCR和直接PCR扩增,结果共扩增出3条基因片段,经测序(一个反应)后分析与禽腺病毒1型——鸡胚致死孤儿病毒基因组部分序列6683bp~7245bp,41507bp~42060bp和40772bp~41212bp同源性分别高达99.5%、99.6%和99.5%。从而得知鸡胚致死孤儿病毒严重污染了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鸡胚尿囊液种毒。 根据GenBank上已公布的鸡胚孤儿致死病毒(CELOV)Ⅲa蛋白核酸序列,自行设计一对引物。SDS-蛋白酶K法提取病毒DNA作为PCR扩增模板,PCR扩增到1728bp的特异性条带。将其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中,经测序验证为CELOV Ⅲa蛋白基因,再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成Ⅲa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ETⅢa。 用已构建好的表达鸡胚致死孤儿病毒Ⅲa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ETⅢ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挑取阳性克隆培养,IPTG诱导后裂解菌体作SDS-PAGE,出现大小约76KD的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验证重组蛋白具有CELOV抗原性。但背景不清,存在非特异性,因此将表达蛋白长程免疫小白鼠获得抗Ⅲa蛋白的抗血清。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鉴定抗血清的活性,从而间接证明蛋白产物具有抗原性。为建立ELISA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摸索不同诱导条件、不同诱导所需IPTG浓度,优化了Ⅲa蛋白的表达条件:30℃培养待菌生长至OD600为0.4-0.6时,用终浓度为0.2mM的IPTG诱导,37℃震荡培养4-5h。表达产量高,经薄层扫描表达量约为33%,且不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宿主菌经超声波破碎后离心,融合蛋白存在于裂解上清中,螯和亲和层析纯化了融合蛋白,并将其冻干保存备做检测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