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20增强吉西他滨杀伤胰腺癌细胞活性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701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因为早期诊断困难,所以多数患者发病时已处于癌症晚期,并往往伴随着癌症的转移。目前,以吉西他滨(gemcitabine)为主的化疗是治疗胰腺癌最主要的手段,但疗效甚微。因此,通过引入新药或药物组合来提高化疗效果是一种合理的选择。DNA损伤应答(DNA damage response,DDR)是细胞内一套精细且复杂的信号网络,为时刻受到内外源DNA损伤压力的细胞提供保护。DDR通路涉及DNA复制、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检验点等通路,通过协调这些信号通路的运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促进细胞的存活。ATR(ataxia telangiectasia and Rad 3 related)是DDR通路中的关键蛋白,它参与DNA损伤的识别,并通过激活CHK1等下游蛋白修复DNA损伤、缓解DNA复制压力和活化细胞周期检验点等功能。相比正常细胞,癌细胞往往更依赖于ATR活性,因此ATR被认为是很有前景的癌症治疗靶点。本论文选用新开发的高效ATR选择性抑制剂AZ20,考察其单独以及与吉西他滨联合使用对胰腺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在胰腺癌细胞中的结果显示,AZ20能够抑制细胞生长,但对细胞死亡的影响较小。AZ20能够抑制ATR下游CHK1-CDC25C-CDK1信号通路的活性,同时上调DNA损伤。这些结果暗示,AZ20对细胞周期检验点有两个方面的影响:抑制ATR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和因诱导DNA损伤而产生的激活作用。依据AZ20能够诱导S期和G2/M期阻滞的结果推知,AZ20对细胞周期检验点的净影响是上调DNA损伤所导致的激活作用。AZ20对DNA损伤的诱导将为其与DNA损伤类药物联用提供分子基础。吉西他滨作为胰腺癌的一线化疗药物已经被使用了接近20年,但单独使用治疗效果非常有限。因为吉西他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诱导细胞发生DNA损伤,所以我们尝试将AZ20与吉西他滨联用。结果表明,AZ20能增加吉西他滨的细胞毒性作用、削弱吉西他滨诱导的细胞周期阻滞和增强吉西他滨诱导的细胞死亡。同时,AZ20能增加吉西他滨诱导的DNA损伤、抑制吉西他滨激活细胞周期检验点和下调吉西他滨诱导的核苷酸还原酶(Ribonucleotide reductase,RNR)表达。这些结果指出,AZ20通过抑制ATR的DNA修复功能、促进细胞周期运行和降低RNR活性这几个方面来上调吉西他滨诱导的DNA损伤,进而增加吉西他滨诱导的细胞死亡。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证明,AZ20能够增强吉西他滨杀伤胰腺癌细胞的活性,指出通过靶向ATR来增加DNA损伤类药物的抗胰腺癌活性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策略。本论文的研究为AZ20的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为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企业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做好这一项工作能够有效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而企业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只有不断健全完善企业内部控
目的探讨胼胝体压部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及MRI影像特点。方法收集18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综合症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及MRI影像特征。结果 18例患者中,儿童11
目的:探讨炎性相关细胞因子在胃癌病人血清中表达水平及各种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各个细胞因子与胃癌不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高通量液相芯片技术对46例胃
<正>金华地处浙江中西部的金衢盆地,别说全国范围,仅就全省而言也属小地方。新中国成立时,因金华古称婺州,遂将长期流行于金华、衢州一带用本土方言的六个品种地方戏,以区域
目的探讨胸腰椎手术中脑脊液漏的外科处理措施,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实施胸腰椎手术167例的治疗资料。结果 6例脑脊液漏于3~5 d停止1,例脑脊液漏持续11 d停止
文章介绍了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实施生命教育的体会。班主任工作的本质是生命教育,只有实施生命教育,班主任工作才能提升品位,深化内涵,促进自觉,完成整合,实现质的飞跃。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长足发展,能源电力行业的正在以爆炸似的速度扩张,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国务院2002年下发《<国发(2002)5号>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中要求“厂网
<正>今年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规模更大,含金量也更高,因此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批从业者前来。今年是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第三年举办,和去年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相
背景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在沉默GP73基因的Hep G2细胞株中存在较高水平的自噬现象,作为一种分子生物学现象,自噬已经被证实对多种肿瘤的一系列行为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目的本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高校传统的就业指导方式也已然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如何在新形势下转变高校就业指导方式是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