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绘画颜料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ch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画来说,颜料的选取是立意构思的关键一环,也是决定最终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古代画家在颜料的运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因为年代的久远,很多颜料的使用和制作方法已经失传了,后世的画家已经不知道当时颜料的状况。即便流传下来有关颜料的运用,也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对中国古代的颜料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应该是相当有必要的。先秦两汉是中国绘画颜料使用的源头,是后世颜料研究的起点,也是重彩绘画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先秦两汉绘画颜料也是系统研究中国古代颜料的基础。本文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古代文献和考古实物互证的方法,既然文献和实物在研究颜料方面都各有其优缺点,唯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文献与实物互相印证、相互补充,从而建构先秦秦汉颜料的系统知识架构。依据考古发现,先秦两汉实际使用的颜料达22种,归纳为古代五大类色,本文以五色分类,对其质材及运用进行考察。本文考察每一种颜料的渊源,识别特征,以及其化学名称。考察这一种颜料在先秦两汉绘画中的使用状况、使用特点,以及有关的着色技巧,并结合古代文献中的记载,描绘这种颜料在古代场合的使用,以扩展对颜料观察的视野。除此之外,本文结合最新颜料研究成果,考证古代颜料的制作方法,从选料、研磨、加工等多个方面考察,力图从方法上还原古代颜料的制作。本文在最后的章节里,总结了先秦两汉的颜料使用理论。详细考察了颜料使用与中国古代五行观念的关系,总结了在礼制社会,色彩的使用受制于五行系统。正色与间色是古代色彩研究中重要范畴,通过对古代染色工艺的研究,以及对古代文献的梳理,可以认为先秦时期的五正色的色相是以野鸡羽毛的特征为标准的,青色是蓝草染出的一种靛蓝色,色泽浓艳而沉静;赤色也就是朱砂深赤色;黄色是含赤的黄色;白色是纯白色;黑色是漆黑色。在齐国官方文献《考工记》中,记载了古代色彩使用搭配的规则,古人重视五正色的使用,在色彩的总体的搭配中,它提出三种方案:青色与白色搭配,青色为主,大红与黑色搭配,大红为主,玄黑色与黄色搭配,黑色为主;在局部色彩之间始终保持独立,并没有相混合,而是保持并列。先秦两汉色彩思想包含有多个学派的多方面的丰富内容,有很多方面极大地影响后世,梳理五行与五色关系,最后提出先秦色彩审美,主要包括观物取象、美善合一、符合礼制、其质至美、五色令人目盲五个审美范畴和美学命题的把握。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24 h pH-阻抗监测研究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及糜烂性食管炎(EE)反流物的特点及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选取EE组24例和NERD组23例,给予受试者行13C呼气试验行高分辨率
针对网络天气雷达系统中回波数据的数据量大,难以通过国内窄带通讯网络传输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天气雷达回波数据的压缩方案,先对数据进行小波变换,然后对变换系数进行均匀
传统的以脲醛树脂为代表的三醛胶因为甲醛释放量过大等问题已经不再符合当前木材胶国际标准的应用要求。随着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加强以及石油资源的减少,传统的大豆蛋白
全球示波器市场的领导厂商——泰克公司日前在北京宣布推出其BERTScope误码率分析仪系列的重要扩充产品——BSA286CBERTScope误码率分析仪,以满足不断增长的100G测试要求。随
数字图像分存技术将一幅秘密图像分解成几幅无意义或者杂乱无章的图像进行存储或传输,获得其中部分分存信息就能恢复出原始图像信息,以便增加图像信息的安全性。文中提出了一
茶叶产业作为江华特色产业之一,目前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商机。本文总结过去几十年发展茶叶产业的经验与教训,认识江华茶叶所具有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研究和探
<正> 会所作为房地产项目开发中的配套设施,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在香港形成和发展。深圳社区会所的兴起严格说来是90年代后期的事情,但发展却十分迅速,至今已具有了一定
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建筑行业,在科技信息技术改革的推动下,面对着巨大的挑战,比如说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就成为了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我省无性系茶树良种比例较低,中低档茶比例较高,国内外知名品牌少及“技术贸易壁垒”限制我省红、绿茶出口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应大力推广湖南优质红、绿茶无性系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