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司城灯戏是湘西特有的民间地方小戏。主要分布在永顺老司城及周边地区。一方面,它是湘西地区一种群体性、社会性、区域性的传统文化艺术,另一方面,它以文化综合的形式,在老司城区域内外传承和发展,是民众群体性的创作和表演形式,因此,老司城的村落社区和灯戏文化,构成了一种对应的时空结构与文化关系。本文以老司城灯戏及所属村落社区为研究对象,以文化空间概念为切入点,运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在田野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加以探讨和分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为主线,综合文学、美学、艺术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领域,探究灯戏所依托的文化空间变化及原因。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传统灯戏与老司城灯戏的基本概述。第二章是对老司城灯戏的传承空间维度进行分析,探讨灯戏的不同的空间构成,通过对灯戏的生存环境及传承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对探讨其文化空间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对灯戏空间的裂变及重构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具体阐述,并分析其传承重构的原因。作者从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出发,通过老司城灯戏内容的组成、演出形式、与当下旅游发展的关系等角度,对于新形势下灯戏的空间走向,进行了探讨。第四章尝试作出客观的预测与分析,为作为非遗文化的灯戏的保护,提出了一些自己的保护思考与对策。即在前三章论述的基础上,就传统灯戏的现代发展,围绕可行性的保护策略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目的,不仅是为了圆满地完成毕业论文,而是希望对老司城灯戏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探讨的新视角,在当前非遗保护语境下,探讨保护实践的可行性导向。在各种现代文化盛行、外来文化强势进入的当下语境中,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文化空间正遭到严重破坏和挤压,甚至以致丧失。老司城灯戏在当地民间剧团艺人们坚持不懈、举步维艰的传承中,艰难的保存了下来,为老司城文化的构成,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内容。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老司城灯戏,有更多的观众喜欢老司城灯戏,从而对老司城文化的整体性保护有所促进。笔者希望借助于才开始起步的研究,让这个几乎失传的民间小戏剧种,重新焕发出民间艺术的光芒和活力,成为老司城文化的独特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