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汉王朝总共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文化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学发展的措施,汉代国力强盛,社会进步,汉代文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在两汉文坛活跃着一大批女性的身影,有史籍明确记载的就有高祖唐山夫人、戚夫人、王昭君、班婕妤、乌孙公主,班曙,徐淑、蔡文姬等。汉代女作家见诸于史籍者要么是后宫的嫔妃皇室贵族,要么就是出身在有家学渊源的豪门世家。这种情况的出现与自古以来女性的生存状况、封建伦理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与汉代女性在政治、经济、婚姻、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汉代著名女作家往往在贵族女性中诞生,但是这些贵族女作家的作品得以流传则是得益于尊贵的身份,独特的经历或者彰显卓著的品德。她们作品的内容大多是她们对于自己生存处境的慨叹,是对人生的真实的关注,是发自灵魂的肺腑之音。当然也有例外,有类似士大夫的言志作品;有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篇章;也有自觉遵循封建伦理对女性的苛刻压制,而自处卑弱的创作;还有因参与政事而创作的原非文学创作而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她们作品的形式往往是汉代文坛的主流形式,赋,疏,骚体诗歌,四言诗歌,也有借鉴于民间歌谣而创造的诗歌,她们的作品大多记载在历史典籍中,后世文学作品选集及文学评论则很少给予关注。至于平民女性,生活在阶级的最底层,几乎完全丧失了接受文化传播的机会,但是文学来源于生活,她们也以自己的朴质的声音合奏着汉代文学的恢弘篇章,并且因为其情感的真实,感情的热烈奔放,形式的通俗易懂而丝毫不损色于贵族女性作品的文学价值。然而因资料的缺乏,这部分很难做深入全面的研究,也没有确凿的历史根据,只能采用对具体作品的深入细致的分析,结和中国古代文学专著及其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分析,推断,肯定女性的著作权,只可惜的是无法考证她们的名字,虽然如此,我想也足以告慰平民女作家的善感细腻的心灵。本文将立足于汉代整个社会背景之下对汉代女作家投以人性的关注,从她们的生存处境,生活经历,思想情愫来研究她们的创作活动。根据其文学作品的价值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确立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