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村活态遗产保护研究——以河北省清苑县冉庄村为例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zhaozhe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名村是历史村镇中的精华,它们浓缩了传统文化的密码,凝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承载了世代相传的记忆,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活着的”标本,是中华民族的活态遗产。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历史文化名村在建设浪潮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影响,所以要加强历史文化名村活态遗产的保护,保留中华民族的活态文化。   历史文化名村是活态遗产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冉庄历史文化名村为例,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活态遗产的保护进行研究。首先,对活态遗产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介绍了与活态遗产相关的理念,分析活态遗产的组成、影响活态遗产保护的要素、活态遗产保护现状的评价方法和活态遗产保护的方法,充分垫定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将研究理论与冉庄历史文化名村实践项目相结合,在对项目详细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构建冉庄历史文化名村活态遗产保护评价体系,运用专家调查的方法得到评价体系内各指标的专家评价值,选取AHP-熵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得到了冉庄保护现状的综合评价结果,针对结果提出了适合冉庄的保护措施和相关的建议。再次,针对冉庄历史文化名村活态遗产保护评价结果提出针对冉庄历史文化名村活态遗产的具体保护措施和方法,通过对活态遗产中人的要素、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的保护达到冉庄历史文化名村活态遗产和谐有序的发展。最后,通过冉庄历史文化名村活态遗产保护实例研究验证历史文化名村活态遗产保护理论方法的合理性。   总结历史文化名村活态遗产保护研究是在大量现状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活态遗产评价体系,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对历史文化名村活态遗产保护现状进行定量评价。通过评价得到的结果对制定历史文化名村活态遗产保护政策或措施提供了良好的依据。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冉庄历史文化名村活态遗产保护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同时完善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体系,并期望为以后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实践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抵御建筑全球化的趋势,保护地域文化,探求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特征是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义务。一直以来,国内外对地域性建筑的保护十分重视,颁发了大量的条例及政策。   本文
在计算机数字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各个阶段的今天,建筑形体的复杂性和工程的可实现性得到了巨大的提高,越来越多形式、结构复杂的建筑方案在各大竞标竞赛中涌现出来,并
生态农宅是当前生态危机以及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产物。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的农村住宅,重点是江西省安义县的农宅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调查研究与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归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购物方式与消费习惯不断发生变化,商业步行街逐渐从单一的购物场所转变为集购物、娱乐、体验、交往等活动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我国的商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摇篮,是一个城市历史的缩影。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区域,也是城市中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区域。工业革命之后,由于城市人口的集聚和用地规模的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规模的不断增大,高校机动交通量迅速上升,高校校园停车问题愈加突出,校园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合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改善校园
信息化的普及与发展对许多传统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而当代建筑也面临着时代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建筑所具有的相对永久性如何适应城市生活及文化的高速发展变化,而库哈斯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矿区面临资源枯竭产业转型压力,建设矿山公园成为目前废弃矿区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矿山公园是以矿业遗迹资源展示为核心,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建成体现矿
城市总体规划具有公共政策属性,其实施评估是城市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乡规划划法、实施评估暂行办法等对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提出了新要求,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实践中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