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及方案设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a516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休制度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现代生产方式的产物。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普遍发展趋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进入老龄社会,退休制度改革也就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重要议题。尽管各国政府对退休制度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措施,但其改革形势仍然严峻,其改革的发展趋势将成为世界各国未来必须谨慎处理的重大难题之一。我国退休制度仍然沿用20世纪50年代的制度设计。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后,该制度暴露出许多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其制度的僵硬性与滞后性严重阻碍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于是,退休制度改革成为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12月财政部副部长丁学东提出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在明确最低退休年龄的基础上,建立养老金水平与退休年龄密切挂钩的计发办法,遏制不合理的提前退休现象。因此,立足我国养老保险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改革完善现行退休制度,抑制非正规退休现象,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依据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挥劳动者整个生命周期中人力资本效用的弹性退休制度,这将对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退休制度改革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意义。本文主要以历史的纵向分析与现状的横向分析为基础,采用理论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为依据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跨学科分析方法,从一个较新的视角对退休制度产生、发展和改革、建立弹性退休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与透视,制定出一项符合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弹性退休制度方案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分为六部分,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述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目的,引出本文主题“我国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及方案设计”,并介绍国外、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学术界主要观点,简要阐述本文研究思路、框架及分析方法。第二章“我国现行退休制度概述”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略介绍我国退休制度的历史变迁,从退休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开篇,逐步演绎论述我国退休制度的历史进程。第二部分提出现行退休制度所面临的问题:欠缺法律规范法、法定退休年龄偏低;提前退休现象严重;退休政策缺乏相应弹性;制度改革严重滞后于社会保障改革进程。第三部分从分析其阻碍退休制度改革的原因入手,分别阐述了社会心理、金融危机、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及运行机制与劳动力市场上供需矛盾制约着或影响着当前退休制度改革。实施弹性退休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制约退休制度改革的因素。为下文论述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必要性做铺垫。第三章“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必要性分析”主要从弹性退休制度的内涵和外延开题,指出弹性退休制度在退休年龄、方式及待遇水平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是现行退休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随后分别从建立弹性退休制度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进养老保险的发展与完善、抑制非正规退休现象来阐述弹性退休制度是退休制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第四章“国外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分别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世界上第一个进入老年型国家的法国、具有老年王国之称的瑞典、作为福利国家先驱的英国及以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退休政策改革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国外退休制度改革的相关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从中获取有利于我国退休制度改革、实行弹性退休政策的相关经验。第五章“我国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分析”主要从三方面来论述。首先从理论基础出发,运用制度变迁理论、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年龄分层理论对实施弹性退休政策提供理论可行性的依据;然后通过制度变迁的外部环境与其制度本身的内在机制运行的可行性方面加以阐述。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考虑人口逐渐老龄化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运行的可行性。最后,进一步论证弹性退休政策的有效运行能缓解老龄化、生命周期中人力资本和区域差异与现行退休年龄之间的矛盾。第六章“我国实施弹性退休政策的方案设计及政策建议”是本文核心部分。在明确建立弹性退休制度方案设计目标的前提下,提出制度设计需遵循的以人为本、公平、统筹兼顾原则,综合考虑制度设计的各方面影响因素,如:民意、人口预期寿命、法定退休年龄、工作年限、工作环境、劳动力供给状况及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平衡等。从实施弹性退休制度过程中将遇到制度衔接,不同群体、不同岗位、不同地区的养老金待遇水平是否一致等难点问题出发,以退休年龄调整的时机选择、退休方式的路径选择为基础,依据分群体、分阶段实施弹性退休政策的方法,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与不足:1、选题视角新颖,论文分析思路较有新意。本文从弹性退休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剖析其产生的正负面效益,通过对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外在和内在条件的适宜性分析及影响其实施的决定性因素出发,分析实施弹性退休计划的难点所在,为弹性退休计划方案设计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政策实施基础。2、对弹性退休制度方案设计中“弹性”问题的深入探索具有创新价值。通过预测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和未来养老保险基金存量资料的收集,为实施弹性退休计划的时点和路径的选择提供了相应的定量依据。3、提出分阶段、分群体地实施弹性退休计划的路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将极大提高政策建议的有效性。不足之处:1、本文涉及到社会学、人口学、制度经济学、社会政策学、社会心理学、养老保险学、劳动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笔者在融合、衔接多学科知识方面不能面面俱到,难免会有所偏颇。同时,受资料限制,论文对国外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相关经验总结的深度和广度不够。2、论文涉及到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力供给情况的预测、养老金水平的给付及养老金储备等,受资料数据的限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其他文献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输出基地,拥有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条件,具有稳定的商品粮供给能力,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
先秦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的时期,也是精耕细作农业体系萌芽的时期。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作为我国民俗文化典籍的源头,内容纷繁复杂,其间记述了大量与农
采用DDR电机和音圈电机来实现高速固晶机的拾放片机构,采用了半闭环的角度PID控制系统和全闭环的位置PID控制系统。通过实验测试实现了高速固晶,单次取放速度可达到180 ms/周
总体规划设计在有序开发北海船厂区域环境品质的同时,又为奥运会赛事提供了活跃的水滨环境,划分明确强烈的轴线,并利用生态型的建筑群体界定不同的开敞空间。建筑设计中充分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装饰纹样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作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辉煌时期,纹样装饰作为唐代装饰
<正>青浦青少年活动中心是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新落成的设计作品。像大舍建筑的柳亦春和陈屹峰这样1980、1990年代在中国接受建筑学专业教育的中国建筑师们,是在一种用"形式"
理工科大学作为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高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知识、技术创新的中心。从历史角度出发,对新中国成立后
以各种不同载荷、不同硬度段的典型金属组织的一系列显微硬度测量值F ,d ,HVm及宏观硬度值HV为基础 ,用公式HV =0 .1891F/ (d +d1) 2 计算出不同载荷、不同硬度段的各种典型
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云南省地处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疆,是一个自然
<正>2012年5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台址CCTV主楼(包括室内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全面投入使用。该项目于2002年启动,从方案到实施直至建成历时10年,在大楼建成之时,笔者将这1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