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建设,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也有很大的进步,从介绍西方的社会保障理论到研究我国的社会保障问题。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社会保障领域重大的有争议的问题,都缘于理论界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没有明确的认识,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建设仍滞后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需要。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改革中,理论先行至关重要。本文对我国社会保障理论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对我国社会保障理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了分析,认为我国社会保障理论建设“已经起步,正趋繁荣,还不成熟,任重道远”。理论研究的现状和我国社会保障实践中存在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覆盖面不平衡;制度缺失导致的企业、地区、个人的不平等以及责任主体职责的不明确”等问题,都说明我国社会保障理论建设的迫切必要性。探索社会保障的深层机理,加强社会保障理论建设,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保障的运行轨迹,促进社会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可以弥补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的不足,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和分析了国外社会保障理论建设的情况和问题,主要介绍了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保障思想,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的主要流派以及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障理论建设,研究发现尽管随着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西方社会保障理论日益系统化,但是西方社会保障理论也存在着问题与不足,未能对社会保障的相关问题予以明确的说明,未能为社会保障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在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建设的意见。首先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具体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的指导思想,重新确定我国社会保障以人为本的首要价值取向和公平优先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几个具体问题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的理论建设。本文着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我国的社会保障理论建设问题,更加重视社会保障的人文价值关怀和社会保障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