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艺术的运用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毛泽东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尤其在延安时期显得更加突出。延安时期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更是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运用的炉火纯青的时期,毛泽东语言艺术的充分运用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本文的主体部分尝试从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出场逻辑、主要特征、话语效果以及现实启示四个方面出发,分析毛泽东如何在延安时期这一特殊历史时段,创造性地尝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出场逻辑,这样的语言艺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实现了什么样的话语效果,以及研究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对中国当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何意义和现实启示。首先,关于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出场逻辑。本文认为,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具有三个逻辑基础。一是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合理性,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大地的当然要求,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大众化,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基本国情需要运用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语言艺术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是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必要性,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的必要环节,一方面是学习型政党与时俱进的要求,另一方面是顺应中国革命需要的理论武器;三是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必然性,是马克思主义真正掌握群众的应然选择,一方面是国内革命多变的形势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是离不开毛泽东个人的宝贵品质和勤奋努力。其次,关于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主要特征。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特点,即:一、结合中国革命实践,语言宣传具有战斗性;二、善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风格具有本土性;三、活学活用群众语言,语言表述具有人民性。再次,关于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话语效果。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了重要的话语效果,一是以中国道路解决中国问题,推动中国革命的向心力;二是激发革命队伍的革命热情,增强革命军队的战斗力;三是播撒马克思主义理论火种,提高革命群众的凝聚力,极大地推动了革命走向成功。最后,在分析延安时期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主要特征和话语效果的基础上,总结其历史经验,从而得出其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现实启示,要求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与时俱进,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要深入群众,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要敢为人先,在语言艺术上要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