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敬谦辞被誉为人类语言交际的精华,是说话人向受话人表达尊敬的特殊语言形式,是礼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谦辞是通过贬己尊人,是对他人尊敬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敬辞则直接体现在对受话人的指称上。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既反映了封建礼教,同时也集中反映了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敬谦辞等礼貌语言。自十九世纪早期,中西方文化开始交流以来,《红楼梦》已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迄今最有影响的是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两个全译本,一个是由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的A Dream of RedMansions和大卫·霍克斯与约翰·闵福德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霍译本主要采用归化的方法,着眼于《红楼梦》的艺术价值和译本的可读性;而杨译本则主要采用异化的方法,其目的是忠实地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化。
本文借鉴前人对两个译本翻译策略、翻译效果的研究思路,通过对比和分析两个译本对《红楼梦》敬谦辞的翻译,旨在探讨影响两个译本对敬谦辞内容翻译的因素。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简要介绍4个背景方面的问题:敬谦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红楼梦》敬谦辞的意义、《红楼梦》版本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谦辞与敬辞的定义作了回顾,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敬谦辞的内容与范围,区分了敬辞与礼貌语言的关系,对中西方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作了对比与分析。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对《红楼梦》中的敬谦辞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包括敬谦辞的分类和静态描写等。本章对表述性敬谦辞的分类与整理更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四章归纳总结了《红楼梦》敬谦辞的使用特点:亲属称谓泛化、突出尊卑等级关系、遵循礼貌原则。第五章从称谓性敬谦辞的翻译和表述性敬谦辞的翻译两方面,来探讨两个英译本中敬谦辞的翻译策略。第六章归纳总结了影响两个译本对敬谦辞内容翻译的两大因素,即外控因素与内控因素。外控因素指译文目的、译文读者和翻译的环境;内控因素主要是译者的目的和译者的文化身份。第七章总结,作者对全文的对比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对于《红楼梦》敬谦辞及两个译本对敬谦辞内容翻译的比较虽属个案,但通过译本的对比,探讨影响文化内容翻译的因素是当今“后殖民主义”中文化视角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作者认为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文化翻译中还是要尽力把原文的主体地位放在首要地位,积极主动地去传播源语文化,最终达到多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这才是一个理想的翻译者应当为之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