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敬谦辞及其翻译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h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敬谦辞被誉为人类语言交际的精华,是说话人向受话人表达尊敬的特殊语言形式,是礼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谦辞是通过贬己尊人,是对他人尊敬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敬辞则直接体现在对受话人的指称上。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既反映了封建礼教,同时也集中反映了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敬谦辞等礼貌语言。自十九世纪早期,中西方文化开始交流以来,《红楼梦》已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迄今最有影响的是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两个全译本,一个是由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的A Dream of RedMansions和大卫·霍克斯与约翰·闵福德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霍译本主要采用归化的方法,着眼于《红楼梦》的艺术价值和译本的可读性;而杨译本则主要采用异化的方法,其目的是忠实地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化。   本文借鉴前人对两个译本翻译策略、翻译效果的研究思路,通过对比和分析两个译本对《红楼梦》敬谦辞的翻译,旨在探讨影响两个译本对敬谦辞内容翻译的因素。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简要介绍4个背景方面的问题:敬谦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红楼梦》敬谦辞的意义、《红楼梦》版本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谦辞与敬辞的定义作了回顾,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敬谦辞的内容与范围,区分了敬辞与礼貌语言的关系,对中西方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作了对比与分析。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对《红楼梦》中的敬谦辞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包括敬谦辞的分类和静态描写等。本章对表述性敬谦辞的分类与整理更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四章归纳总结了《红楼梦》敬谦辞的使用特点:亲属称谓泛化、突出尊卑等级关系、遵循礼貌原则。第五章从称谓性敬谦辞的翻译和表述性敬谦辞的翻译两方面,来探讨两个英译本中敬谦辞的翻译策略。第六章归纳总结了影响两个译本对敬谦辞内容翻译的两大因素,即外控因素与内控因素。外控因素指译文目的、译文读者和翻译的环境;内控因素主要是译者的目的和译者的文化身份。第七章总结,作者对全文的对比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对于《红楼梦》敬谦辞及两个译本对敬谦辞内容翻译的比较虽属个案,但通过译本的对比,探讨影响文化内容翻译的因素是当今“后殖民主义”中文化视角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作者认为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文化翻译中还是要尽力把原文的主体地位放在首要地位,积极主动地去传播源语文化,最终达到多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这才是一个理想的翻译者应当为之奋斗的目标。  
其他文献
建立了立式储罐的地震损伤模型,利用耗能及变形计算的简化公式,计算了工程上常用的8种浮顶罐的损伤指数,给出了应用于立式储罐的损伤指数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立式储罐基于
1960年出生的台湾作家蓝博洲是目前较有影响的报导文学作家,自1983年发表处女作《旅行者》开始,至目前为止二十六年的文学创作过程中,他尝试了小说、报导文学与口述历史以及影视
文学人类资料表明,本体意义上的“卵”图腾及“卵生”型神话,以神话思维方式表征人类生存视域的渊源性、广远性和智慧性:一者标明人类与宇宙自然的血缘体认关系;二者以信仰崇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