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枯竭型城市作为我国城市的一种特殊类型,在计划经济时代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但随着地下矿产资源的日趋衰竭,城市以矿产开发以及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开始衰退,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始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对于这些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未来的发展道路该如何走,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无疑成了当前摆在这些城市面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城市新区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一种有效手段,能有效疏解吸纳中心城区的城市人口,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都在尝试着进行转型,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向的调整,积极以挖掘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新区作为突破口来扩大城市规模,城市新区的建设开发已成为城市寻求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机会的重大举措和战略支点。本文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作为背景,研究我国资源枯竭城市的新区如何规划建设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规划策略以及实例研究等四部分。研究总结国内外新区建设的先进思想、理念、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相关理论,吸取国内外新区建设的经验教训。通过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特征分析,总结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面临的经济、社会、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并以此为据,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规划的必要性、动力因素以及新区建设的目标、意义。针对资源枯竭型发展面临的问题,从产业规划、空间形态、交通规划、用地布局、生态环境建设、社区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出适合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特征的新区建设策略。最后,结合新邱新城规划实践,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检验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并深化为理性的建设模式和策略理念,以期为我国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区建设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