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理论下马航失联事件的中西新闻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gsa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8日凌晨,马航MH370航班在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交接处与胡志明管辖区失去联系,该客机共载有239人,由227名乘客和12名乘务员组成,其中,拥有中国国籍的有154人(中国大陆153人,中国台湾1人)。在失踪的第17天,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马航MH370航班已经坠毁于南印度洋,至今未找到客机残骸,机上人员可能已全部遇难。”截至今日,客机残骸仍处于进一步搜寻中。此次航班由于载有多国乘客,而且失事范围超越国界,马方当局对外公布信息滞缓,且互相矛盾,从而引起了中西媒体的极大关注,中西媒体也都做出了积极地跟踪报道。但在对马航MH370航班的跟踪报道中,中西媒体在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上存在不同,导致最终呈现出不同的新闻文本。本文抽取了隶属央视国际频道《中国新闻》官网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官网从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失联,至3月24日纳吉布宣布MH370“终结”次日,对马航失联事件的新闻报道。通过运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试图探究出中西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上的报道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研究发现,在马航失联事件中,中西媒体在信源搜集、信息呈现、信息分析及社交媒体的信息利用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与中西媒体的新闻行动者在新闻场内所遵循的游戏规则、所持有的资本结构与数量,以及他们所养成的思维惯习密切相关。针对如何缩小中西新闻报道的差异,笔者紧扣场域理论的核心概念,并结合中国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上的报道实况,认为要强化中国媒体应对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能力应从三方面着手即严格遵循新闻场自身规则、尽力拓宽资本交换视野、适当突破新闻生产惯习。
其他文献
遗址破坏与遗址保护是一个互动的整体,可以从时空跨度下分析汉长安城遗址保存至今的破坏因素与机理。从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角度分析了汉长安城大遗址破坏的原因。分析后认为:
2008年伊始,美国当红的娱乐节目《学徒》一改以往常规的操作模式,正式更名为《名人学徒》。全新加入的明星元素不仅给予了广大受众耳目一新的感受,而且迅速将公益传播推到了
在纷繁的送别现象背后,举子返乡、游宦外任、告老还乡,是北宋时期不同阶层的士人或者士人在不同人生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离京事由。这些送别活动,折射出在科举及官僚制度下
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诚信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若道德缺失,信用遭破坏,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链条
人和地方的纽带关系在当代哲学、社会学和文学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安德森的作品《俄亥俄州瓦恩斯堡镇》在近百年前就向我们展示了美国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
<正>当我1993年第一次到中国来的时候,许多人告诉我,中国的规划很没有地位。他们说,中国的顺口溜是: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还不如领导的一句话。
镜台为架设铜镜的装置,主要功能为方便照容。本文立足现有考古材料、传世品、文献等资料,对镜台的渊源、形制演变等几方面略做探讨,以揭示古人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反映古代工
中国烟草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特殊行业,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的逐步一体化,烟草行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何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