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意义的世界——生存论哲学视野下的课程诠释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s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危机的深刻社会根源是技术社会所造成的人之异化的危机。在技术宰制下,人之生存蜕变为技术性生存,“技术人”最根本的生存困境是生存意义的迷失与精神家园的失落。面对现代人的生存危机,西方哲学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向,即从传统的知识论转向生存论,从“我们如何认识”的追问转向“我们如何生存”的反思。生存论哲学的兴起为我们突破“技术人”的人学假设,重建课程领域人的崭新形象,敞亮了新的路向。 在生存论哲学看来,人之生存是一种意义性生存,课程作为育人的指南,同样也蕴涵着人之诗意栖居的意义世界。生存论哲学要求将意义世界作为重要的课程研究主题,并在对课程意义世界的开显中引导学生获得生命意义的领会与生命境界的提升。为此,生存论哲学主张从三个方面切近人之生存的意义世界,包括伦理境域的重建、非对象性的运思和生活世界的回归。与此同时,由于生存论哲学主要是西方的理论资源,在分析与诠释中国课程问题时还必须基于中国语境与教育学立场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在生存论哲学的视野之下,课程的愿景、目标、内容乃至课程设计与课程探究都将获得全新的阐释。首先,生存论哲学要求我们超越课程工学模式的机械隐喻,重建新的课程愿景,包括课程即生成、课程即对话、课程即家园。其次,生存论哲学认为,课程目标应该破除“技术人”的理论前设,也就是超越对人的客体化、对象化理解,拆卸“人”身上的种种刚性外壳,达致对人的本真性、完整性与精神性的追求,并以精神生活的幸福作为根本的课程宗旨。生存论哲学所理解的幸福不同于快乐,从教育学的立场来说,幸福概念蕴涵着幸福能力的培养、幸福境界的提升和幸福生活的筹划。第三,生存论哲学要求我们超越对课程知识的工具性理解,将知识看作是负载着丰富人文精神的主体性存在,通过揭示知识背后的智慧、伦理、文化、审美等诸多意蕴,来切近知识所蕴涵的意义世界。第四,生存论哲学视野下的教材设计主张将教材视作“作品”而非“物品”,认为教材设计应该更强调知识选择的人文性、知识学习的对话性、知识组织的统整性与知识呈现的生命性。第五,基于生存论哲学的课程探究要求我们将焦点从知识问题转向存在问题,并倡导用现象学的方法来接近人之存在的意义世界。现象学视野中的课程探究具有与课程工学完全不同的理论旨趣与研究路向,具体体现在现象学对“具体的人”的关注以及它所践行的“面向实事本身”的主张。
其他文献
本文从遮挡绘画的角度,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适宜性进行了研究,以考察学前儿童遮挡绘画的表现及其与空间表征的关系,为遵循发展适宜性的学前美术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实验表
受到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过去几个月金融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升。自去年10月初的低点开始反弹后,美国标普500指数涨幅接近30%;芝加哥选择权交易所(CBOE)波动率指数(VIX指数)则
有个世界叫“天堂”,人称“极乐世界”。从人间到“极乐世界”,是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旅程。5月30日,程潮铁矿一位70多岁的童婆婆,搭上“极乐世界”的快车去了“天堂寨”。退休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1999年12月12日深夜2时许,一蒙面人趁着夜黑风寒,悄悄潜入河北省永年县南沿村供电所内,并迅速窜进二楼会计室行窃.正在供电所后院35千伏变电站值班的李永杰喊醒在供电所值班
现如今在地理教学中最基本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注重改变地理学习的方式,构建新型的地理课程学习模式.换言之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每个国家都需要发展,要发展就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教育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有用的人才,这些栋梁将会为国家的建设和繁荣做出贡献。人们一直都很关注高校
乡(镇)电管站改为县供电企业的供电营业所后,体制变了,供电所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处理好与乡(镇)政府、行政村以及与农民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一个年生产能力达到千万吨,累计生产原煤3500余万吨的立井煤矿,从生产布局、施工工艺、日常管理等方面处处体现资源节约精神。他们把国家的煤炭资源当作自家的粮食,一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