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发生发展中,常伴有某些蛋白质被表达或抑制,可通过对正常及病变样本在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比较,确定和筛选特异的肿瘤标志物,这将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乳腺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就有很多蛋白质人们还没有全面了解。为了进一步探索其中的机理,本实验运用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不同恶性程度的乳腺癌细胞系,以找到特异的肿瘤标志物。本实验采用21T乳腺癌细胞系中的16N(正常)、NT(原发)和MT2(转移)三个细胞系,它们均来源于同一个乳腺癌患者。通过细胞培养中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table isotope labeling by amino acid in cell culture, SILAC)和液相色谱分离与串联质谱技术,即LC-MS/MS,生物信息分析,比较16N与NT和NT与MT2两两间蛋白表达差异,本实验找到一批与肿瘤发生和转移相关的蛋白质。基因本体分析揭示在肿瘤发生和转移过程中代谢相关的蛋白质最先失去调控。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显示ERBB2信号途径在肿瘤发生进程中起关键作用。除了一些有相关报道的肿瘤标志物如ERBB2、上皮钙依赖粘附素E-cadherin外,本实验还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如BRP44L和TIMM17A。它们在21T乳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这一点也在其他乳腺癌细胞系中得到证实。乳腺癌细胞中mRNA表达谱分析表明BRP44L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发展进程有直接关系,而且细胞生长检测分析也表明BRP44L是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的重要因素。更加有趣的是,shRNA干扰实验表明BRP44L在乳腺癌中是一个癌基因。本实验利用特殊的细胞模型为乳腺肿瘤的发生与转移提供了一系列潜在的新的标志物。对BRP44L及其他新的生物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揭示致癌机制,为癌症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环境因素、人口增长及老龄化等方面的影响,乳腺癌已成为我国近年来增幅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多步骤的演变过程,与多基因改变有关。现有的乳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仍旧不能揭示乳腺癌基因演化的重要因素,仍然需要作大量的研究工作。BRP44L (brain protein 44-like)蛋白表达量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显著增加,为了进一步确定BRP44L在乳腺癌中发挥的作用,我们建立慢病毒shRNA表达载体,并在乳腺癌细胞系中表达,得到可以长期稳定抑制BRP44L基因表达的三种细胞系MDA-MB-231、MCF-7、T47D。研究BRP44L对乳腺癌细胞系的作用,发现当干扰了BRP44L的表达后,乳腺癌细胞系的生长、克隆形成都受到很强的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BRP44L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暗示我们BRP44L是一个潜在的乳腺癌治疗新靶标。本次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定量比较分析不同恶性程度的乳腺癌细胞系间差异表达的蛋白,发现潜在肿瘤标志物。通过建立shRNA慢病毒这一有效的基因干扰工具,在细胞水平研究了BRP44L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并得到很有意义的结果,对乳腺癌的治疗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