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评价及PSD相关临床特征的研究,对早期筛查诊断PSD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询Pub Med、Medlin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与PSD相关的重要卒中部位,总结筛选后对选出的重要相关部位平均赋值,制定6分制临床磁共振预警评分量表。收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患者200例为量表推导组,记录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职业、学历、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一般资料,并对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m RS)和临床磁共振评分。根据PSD诊断标准将量表推导组分为PSD组和非PSD组。对量表评分者间信度以Pearon相关系数衡量,量表内部一致性应用Cronbach’s评价。PSD组和非PSD组临床磁共振评分进行t检验分析评价量表区分效度。通过计算量表推导组所得量表总评分和量表各项评分之间的Pearson系数r,评价量表内容效度。进一步收集2015年8月~2015年10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232例脑梗死患者为量表验证组,并进行临床磁共振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对量表推导组及量表验证组的临床磁共振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价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的效标效度。结果:通过检索2000年至今,Pub Me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卒中部位与PSD相关文献共110篇,从中筛选了描述与PSD密切相关的具体卒中部位的文献共26篇。对文献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发现6个主要部位与PSD存在重要相关。这6个主要部位分别为尾状核及豆状核、额叶皮层及皮层下、颞叶皮层及皮层下、边缘结构、丘脑和左侧病灶。对6个部位进行平均赋值1分,制成6分制临床磁共振预警评分量表。评价评分者间信度的指标Pearon相关系数r值在0.9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评价量表内部一致信度指标Cronbach’sα=0.815,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量表推导组中的PSD组和非PSD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PSD的临床磁共振评分为1.97±1.058,非PSD组临床磁共振评分为1.02±0.876,P<0.001,有显著差异,说明量表具有较好区分效度。对量表推导组中临床磁共振评分和抑郁评分进项相关性分析,结果r=0.463,P<0.001,两者明显线性相关。对量表验证组232例卒中患者的临床磁共振评分及抑郁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抑郁评分为5.75±4.385,临床磁共振评分为1.28±1.051,r=0.385,P<0.001,两者明显线性相关。两次相关性分析结果示量表具有很好的效标效度。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可作为早期筛选及诊断PSD的有效工具之一,具备良好的临床预警价值。此外,量表推导组中PSD组与非PSD组相比,PSD组NIHSS评分为4.71±2.847,非PSD组NIHSS评分为3.32±1.699,P<0.001,有统计学意义。PSD组m RS评分为3.46±0.688,非PSD组m RS评分为3.14±0.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提示神经功能缺损是PSD的重要危险因素。PSD组额叶皮层及皮层下累计磁共振评分最高,占总分百分比最高;而非PSD组尾状核及豆状核累计磁共振评分最高,占总分百分比最高。结论:(1)制定了6分制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可作为临床早期筛选PSD患者应用工具之一。(2)PSD患者的m RS及NIHSS评分比非PSD患者显著升高,神经功能缺损是PS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3)PSD的发病与多个卒中部位相关,如额叶皮层及皮层下、颞叶皮层及皮层下、边缘结构及左侧病灶。(4)额叶皮层及皮层下卒中更易发生P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