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先后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今,人口老龄化已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我国在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中国的老龄化呈现出不断加快增长的趋势,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空巢老人队伍庞大,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尚不发达,或者说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出现的。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地区间不平衡等特点十分明显。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剧,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传统观念、保障体制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中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快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已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同时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和“4-2-1”家庭的出现,子女的养老压力逐渐增大,家庭养老模式逐渐被打破。由于我国老年护理事业起步较晚,也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养老服务体系,我国的养老服务在制度上和现实中面临着双重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者采取访谈、查阅文献等方式收集了有关资料,对南京市在特定的实际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广大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和养老机构建设不足的矛盾展开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是当前政府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这一观点,通过剖析造成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发展滞后的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探索提出了我国如何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的对策建议。本篇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部分和结语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意义,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写作目的和重点以及国内外学者对本课题所做的研究。第二部分养老服务的基本理论阐释,相关政策以及现状,包括养老模式的分类,养老机构的分类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社会价值及政府相关政策,先从伦理角度论述养老服务的社会价值,接着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以及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第三部分从问题和原因方面分析我国养老机构的困境,结合分析了南京市养老机构的基本状况,其中包括南京市人口老龄化特点,南京市养老机构的类型和南京市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国外发达国家的有效的养老经验进行对比,总结了不同国家成功养老服务的借鉴之处,第四部分笔者根据对政府的政策以及笔者进行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影响养老机构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老人需求的机构养老的对策建议,要首先发挥政府在养老机构发展中的作用,其次养老机构要靠自身的努力,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社会要起到监督和影响作用,希望能为政府提供参考,从而改善养老机构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