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洽场理论聚合物体系自组装的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jia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实空间数值求解自洽场方程组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二嵌段共聚物/均聚物共混受限体系平衡时的相形态,以及蝌蚪形两亲分子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织态,着重讨论了各组分的百分比、以及组分间相互作用参数的大小(相分凝程度)等对相形态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1,我们运用自洽场理论系统地研究了受限于两中性板之间的AB嵌段共聚物和C均聚物共混体系平衡时的相形貌。通过改变AB嵌段共聚物的体积分数和AB嵌段共聚物中A所占的链段百分比,详细讨论了该体系的自组装行为。结果发现共混体系平衡态的相形貌在一系列不同的相结构间转变。对于不同的链段百分比和体积分数,AB嵌段共聚物可以形成六角柱状结构,以及平行或垂直于两板的层状结构。之所以会自组装成这些有序的微观相结构是由于熵、两中性板和界面能相互影响的结果。 2,我们运用扩展的自洽场和密度泛函理论(SCF/DFT),研究了ABC蝌蚪形两亲分子在稀水溶液中的自组织态,其中蝌蚪形两亲分子是由线形嵌段共聚物链AB嫁接到球形纳米颗粒C上构成的。与线形ABC两亲分子相比,蝌蚪形两亲分子的自组织态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几何结构差异造成的。在粒子亲水时,各组分间弱分凝条件下,蝌蚪形两亲分子自组装成胶球状形貌;而在强分凝条件下,随着线形链疏水性的增强,两亲分子的自组织态由胶球状转变成了四角、三角状形貌,其中嵌段B主要分布在各角上。通过改变各组分的疏水性,在嵌段A亲水时,粒子呈平行棒状或小方块状分布在胶球中。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将会逐渐将现有的信息系统功能开发至最大极限。因此信息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势必要借助于新的原理和方法,于是将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
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微纳结构光电磁功能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采用巯基丙酸作表面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利用巯基和酸基两亲性制备荧光CdTe量子点。采用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推进,中国与西亚的贸易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对双方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1-2015年中国
光子晶体和奇异材料是当今科学的两大热点。光子晶体是一种由介电常数材料在波长尺度下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排列的人工材料。目前,人们对光子晶体的研究已经从原来的基于光子带隙
石墨烯具有机械强度高、透光性好、电子迁移率高、热导性好、比表面积大等优点。这使得石墨烯在储能和传感领域被广泛研究。石墨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不仅可以与电解质产生双电层效应,而且也可以与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等材料复合后可以形成赝电容效应,提升了电容器性能。此外,石墨烯优异的杨氏模量、强度等力学性能使得其在力学传感器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石墨烯与氢氧化镍、五氧化二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