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申报遴选的学校必须成立足球组织,要求小学三年级以上建有班级、年级代表队,学校建有校级男、女足球代表队;学生基本达到全员参与足球。显然建立健全不同级别的校园足球队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工作的基本要求,校园足球队的训练与竞赛不仅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技能、体能、心智能、足球意识、竞赛能力、运动成绩等诸方面有着极其重要作用,而且能引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活动顺利开展,同时也对我国足球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研究以河南省灵宝市“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队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其足球队建设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灵宝市共有14所学校被教育部遴选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其中,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7所;城区学校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3所,乡镇学校初级中学3所,小学4所。其中每所学校都建有一支男子足球队。2.足球教练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职称整体偏低、高级职称明显偏少,多数没有规范的足球专业训练经历,也没有相应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等级资格,执教年限84.21%都在3年及以下,100%的在编在岗教练都外出参加了“国培计划”或“省培计划”或“市培计划”的培训,但是灵宝市教育相关部门还没有组织过足球教练员的培训。3.足球队员主要分布在小学段的六年级、初级中学段的八年级、高级中学段的高三年级,多半学习成绩属于中等以下,受训参赛年限基本都在两年以下,参训动机绝大多数都是为了个人兴趣和强身健体,运动损伤总体损伤率高达76.36%,初级中学段的队员的损伤率偏高,损伤部位主要发生在踝关节、脚部和小腿等部位,损伤程度以轻伤、损伤性质以急性为主,冬季是损伤的多发季节,损伤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熟练和训练内容安排不合理等方面,损伤后他们往往求助于队友或教练,而不是请医生来处理。4.足球队平均每周训练都集中4-6次,每次30-120min,在小学和初级中学段多以技术训练为主、随着学段的提高逐渐偏重于战术和体能训练,绝大部分学校足球队教练员都比较重视训练计划的制定,计划非常齐全,但还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执行性等方面的问题。足球队的训练经费不足,仅能维持日常训练;训练场地器材表面上看还不错,但因年久失修,损坏老旧严重,训练场地器材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大多数家长与文化课教师对于足球队员参加训练的理解和支持度不够,对于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5.校园足球队每年都参加灵宝市中小学生足球比赛,成绩突出的球队还要代表灵宝市参加三门峡市举办的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会系列赛(足球比赛)。在足球竞赛方面小学比初中开展的好,中学比高中开展的好,城镇比乡村开展得好,但校内班级赛和校际对抗赛开展的严重不足,“灵宝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目前还没有组建女子足球队,女子足球运动亟待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