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在损益情境下的第三方利他行为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rryxu20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方利他行为既包括第三方利他惩罚也包括第三方利他补偿,即人们在面对不公平分配时,通过惩罚施害者或者补偿受害者来处理不公平。先前的研究多数以成人在收益或损失情境下的第三方利他行为为主,对于其在儿童身上是如何作用的,目前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第三方利他行为在促进人类社会合作行为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儿童作为第三方观察者对不公平的分配者进行惩罚或对不公平的接受者进行补偿的意愿,以及收益或损失情境对儿童第三方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以8岁儿童作为被试,前后进行了三项实验研究,分别为研究1A、研究1B与研究2,探讨了儿童在损益情境下的第三方利他行为。本研究的研究过程为被试观察到两个人玩独裁者游戏(DG)的结果,在独裁者游戏中,提议者与接受者共同承担一定数量的收益或损失,提议者有时会提出不公平的分配,但接受者不能拒绝分配。作为第三方的被试可以决定是否付出自己的—一部分代价来惩罚不公平的分配者或者补偿不公平的接受者。在研究1A中,被试需要决定是否惩罚提议者以及选择惩罚时意愿付出的代价数。在研究1B中,被试需要决定是否补偿接受者以及选择补偿的代价数。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在损失情境下的惩罚率与补偿率都显著大于收益情境下的惩罚率与补偿率,另外,儿童在损失情境下的惩罚代价数额与补偿代价数额也显著大于在收益情境下的惩罚与补偿的代价数额。研究2则通过允许被试在惩罚、补偿和保留之间做出选择,直接比较两种情境下的第三方惩罚和第三方补偿。通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情境和选择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被试在收益情境中比起补偿接受者,更倾向于惩罚提议者,并且惩罚的代价数也更高,而他们在损失情境中比起惩罚提议者,更倾向于补偿接受者,并且补偿的代价数也更高。由此得到以下结论,相比于收益情境,8岁儿童更倾向于在损失情境中进行第三方利他行为。惩罚和补偿的可能性都受到情境的调节,具体而言,儿童在损失情境下更倾向于补偿,在收益情境下更倾向于惩罚。本研究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儿童对于社会规范的认知程度以及社会性的发展特点,从而为儿童的教育事业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天然气工程的相继建成,上海天然气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天然气未来的需求将直接影响市场能否稳步健康的发展以及相关发展战略的制定。计量经济学的优势在于能够构
<正>microRNAs(miRNAs)是一类转录后具有调节活性的内源性小分子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端非编码区(UTR)结合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miRNAs
<正>随着近来消费级无人机与多旋翼航拍设备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航拍摄影这个之前具有较强专业性和冒险性质的摄影门类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航空摄影又称空中摄影或航拍摄影,是指
为了给超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从性能要求、强韧化机制和焊接性几个方面综述了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的特征,结合国内外超高强度船体结构钢的开发现状,阐述了
合成了一系列氨基酸类离子液体,从中筛选出对溶解壳聚糖具有良好性能的离子液体——甘氨酸盐酸盐离子液体。在常温常压下考察了该离子液体1%~10%水溶液对壳聚糖的溶解能力,溶
SOC(State of Charge)作为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中的一个核心参数,对其估计的准确度将会直接影响BMS的工作性能,影响汽车驾驶人员对电池状态的把握和驾驶体验。然而,目前对于SOC估计的算法尚不成熟,在实用性和适用性上还有很大改进的地方。为了解决SOC估计精确度的问题,本文以神经网络估计SOC为基础,针对电池在静态和动态工况下的特点,
该文对合肥大蜀山天然次生林林木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蜀山5个20m&#215;20m的样方内共有树木35种,隶属23科、31属,共865株,其中胸径≥5cm的乔木有20种、224株,
本文提出通过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善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发挥意见领袖积极作用、构建管理主体与公众对话空间等策略,做好城市形象危机传播管理。危机之后要持续修复品牌形
本文以我国工业部门为研究对象,构建工业部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LMDI因素分解模型;对碳排放恒等式进行改进,并将改进的碳排放等式和LMDI因素分解法运用到工业部门的碳排放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高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6)、四乙烯五胺、丙烯腈为原料合成了油脂基聚氨酯改性脂肪胺水性环氧固化剂(CA-B)。将CA-B分别与水性环氧乳液AB-EP-